博弈:净进口煤时代来临(附评论)

2010/2/23 8:47:00 5605次浏览

两大巨头联手推价 成品油批发涨100元/吨

2010/2/23 8:36:00 2792次浏览

春节刚过,伴随国际市场原油的反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开始全面上推成品油批发价。 …

三大主因导致汽车股调整 分歧明显静待转机

2010/2/22 13:42:00 2531次浏览

2009年股价涨幅过高和对于2010年行业成长的增速变小是导致汽车板块在近段时间出现调整的主因。 …

LED电视 硝烟渐浓

2010/2/22 9:32:00 1498次浏览

中国09年石油消费超4亿吨 或供大于求

2010/2/22 9:14:00 3963次浏览

2009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837.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10年将达到4.27亿吨。1月国内原油加工量环比增50万吨,同比增长29.18%;成品油产量环比增31万吨,同比增加24.38%。 …

天然气市场缺口巨大 液化煤层气成新亮点

2010/2/22 8:52:00 4504次浏览

2009年12月,全球最大的煤层气液化(简称LCPM)项目落户重庆綦江,项目2011年竣工后,不仅将为重庆每年提供9100万立方米的液化煤层气,而且将减少156万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

绿色煤电在中国起航 清洁煤电跻身世界前沿

2010/2/22 8:44:00 4624次浏览

中国首座IG CC示范工程———华能天津IG CC项目率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并于去年开工建设,根据工程进度计划,2010年,天津IG C C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预计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工作进入调试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清洁煤电技术前沿水平的“绿色煤电”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企海外寻煤 中国或再成原煤净进口国

2010/2/22 8:34:00 4410次浏览

进入2010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寻煤之路仍在延续。1月12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对外宣布,中冶将以2亿美元直接入股澳大利亚China PtyLtd的母公司Resources HouseLtd(下称澳华资源),同时获得China煤矿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 …

中俄深化核能领域合作 田湾核电站成标志性工程

2010/2/12 9:56:00 1636次浏览

河南煤炭供需发生重大变化 电煤紧张基本结束

2010/2/12 9:53:00 1717次浏览

两拓财报显示中国贡献巨大 力拓净利同比增三成

2010/2/12 9:47:00 1797次浏览

中国首个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争夺“定价权”提上日程

2010/2/12 8:58:00 1469次浏览

俄罗斯天然气和花旗集团50万元向天津三家供暖企业购买排放配额 …

追逐煤制气 中国争相上马煤制气替代天然气

2010/2/11 9:54:00 8510次浏览

为最后一个没有被国家发改委收回审批权的煤化工项目,煤制气产业引来各地争相上马项目,如何运输是瓶颈 …

多晶硅行业准入门槛3000吨整体方案已成熟

2010/2/11 9:35:00 6219次浏览

《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把准入门槛设定在3,000吨一直存在争议,但目前方案整体已经成熟,春节后应该就会下发执行。 …

开门红:1月我国汽车产销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2010/2/11 9:07:00 1523次浏览

鉴于今年1.6升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力度减小,加之去年12月车市消费透支现象明显,原先业内人士普遍以为今年1月我国汽车销量环比肯定会下降。然而,1月汽车产销双超160万辆、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的业绩,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

汽油价格战升级 中石化点对点围剿民企

2010/2/10 16:37:00 1486次浏览

在北京的南三环和南四环一带,国有石油巨头中石化与民营、外资加油站“贴身肉搏战”骤然升级。 …

广东加快布局核产业链 争夺两千亿市场

2010/2/10 9:19:00 4369次浏览

利用在建、规划核电装机全国最大的优势,广东正力争成为继上海、东北、四川三大核电设备生产基地之后的第四个重要的核电设备生产基地。 …

市场乐观 秦皇岛煤炭价格再跌2040元/吨

2010/2/10 9:15:00 1844次浏览

记者9日了解到,在7个月首次下调的基础上,上周秦皇岛煤炭价格每吨又普跌20-40元,跌幅扩大至3.7%-5.7%。对此,在电厂的煤炭库存增长的情况下,春节后煤价可能会继续回落。 …

1月中国汽车产销量 再创新高居全球之冠

2010/2/10 8:54:00 1312次浏览

出口量续跌,比2009年12月下降24% …

华尔街日报:美国为什么要与中国为敌?

2010/2/9 16:59:00 3444次浏览

如果算上台湾,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领先的微芯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制造商和组装商,而互联网需要依赖这些设备继续发展。著名的化学家亚瑟·罗宾逊上个月在他的新闻稿《获取能源》中报道:几乎美国所有先进的电子产品都依赖稀土以提高微芯片性能,而位于内蒙古的中国公司——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在稀土资源领域几乎处于全球性的垄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