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煤制气 中国争相上马煤制气替代天然气
2010年02月11日 9:54 8510次浏览 来源: 《新世纪》周刊 分类: 相关新闻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贯通,来自中亚国家的天然气,经过上万公里的管道,开始进入中国。这令国内煤制气的支持者们更对煤制气的前景多了几分信心。
1月21日,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国首届煤制合成天然气(SNG)研讨会上,与会者都对前景充满热切期待。此前一天,连接“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和陕京二线的靖边联络站开始向北京等地供气,“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霍尔果斯-陕西靖边全线贯通并正式投入运营。三天后,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就抵达了北京。
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志光告诉本刊记者,按照“西气东输”二线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公式,当国际石油价格为80美元/桶时,“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门站价2.2元/立方米,城市门站平均价格达3.28元/立方米。
若在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每立方米生产成本为1.059元-2.151元,煤制天然气竞争力明显高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
煤制气是煤制合成天然气的简称,是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经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通过甲烷气化反应生成合成天然气的工艺过程。
看好其中机会的大有人在。“煤制气是煤化工项目中惟一没有被国家发改委收紧审批权的项目。”刘志光说出了各地争上煤化工的原因所在。他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发改委尚未明确表态要地方上交煤制气的审批权,因此各地仍有项目在筹备中。
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辽宁、山东,各地都有陆续上马的煤制气项目,神华、大唐、中电投、中海油等央企,纷纷加入这场煤制气项目的追逐当中。
根据煤制气专业咨询公司亚化咨询的统计,2020年以前中国拟在建的煤制气项目有15个。如果这些项目在2020年前完成,将每年为中国增加超过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预计届时将占到中国天然气产量的约四分之一强。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煤制气不可能成为主流,归根结底只是天然气的补充;而且,煤制气多在示范阶段,一旦各地争相上马、违规建设,不排除会像煤制油那样被政府叫停。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