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煤电在中国起航 清洁煤电跻身世界前沿
2010年02月22日 8:44 4882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华能天津IG C C空分装置施工现场。
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表示,“这项技术代表了清洁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清洁煤电将成低碳经济竞争焦点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引发的全球变暖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合作和国家间博弈的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认为,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博弈的焦点之一,甚至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要挟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之一。尽管我国已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 D P碳排 放 量 比2 0 0 5年 降 低4 0 %—45%,但从哥本哈根会议透露出的有关信息看,后哥本哈根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仍趋于增大。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中国视为未来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不愿对中国提供切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通过自身努力迈向未来的低碳经济。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中国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50%,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呈上升态势。截至2008年底,煤电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占75%左右,预计到2020年仍将占60%以上。可以肯定,未来相当时期内,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的局面仍将持续,燃煤发电也将在相当时期内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固定排放源。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发电行业的碳减排,大力发展清洁煤发电已是势在必行。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副主任李政认为,如果中国不能提早完成相关技术储备,当低碳经济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时,中国很可能被迫为难以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大笔买单,或者耗费巨资购买国外低碳发电技术。因此,加快发展自主创新的清洁煤发电技术,将使中国在未来低碳经济的新一轮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发展“绿色煤电”就是抢占未来燃煤清洁技术领域的一个制高点。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