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铝业为何低调扩产 “隐形攻势”几何?

2009年01月09日 9:2 123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新闻图片20090995281231463128031_3838.jpg

  原铝价格跳水的现实外,“未批先建”也许是魏桥铝电产业格外低调的原因
  2008年12月28日,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为庆祝销售收入突破750亿元而举行了总结表彰大会。与此同时,业内传言,魏桥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铝产业扩张计划,若其计划中的五期工程都完成,氧化铝产能最终将扩张到1000万吨。
  如果此消息属实,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铝产业格局将重新洗牌。须知,2007年国内最大的铝冶炼供应商中国铝业氧化铝产量也不过957万吨。
  对于未来的扩能计划,2008年12月底,魏桥创业集团副总薄其珉对本报记者矢口否认,他说:“我们的产能就是400万吨,根本没有扩产计划。”
  然而记者实地采访发现,魏桥集团在邹平开发区尚有一处已停工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在建工程,工地上“粉煤灰三期配套”等字样清晰可见。
  是否魏桥坚守“做了也不说”的低调路线?抑或魏桥对其铝电产业吞吞吐吐的态度另有原因?
  无论如何,魏桥必须面对的现实是,2008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原铝价格从年初的2.16万元/吨跳水逼近万元关口,其扩产计划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神秘的三期”
  山东邹平县城东部开发区的魏桥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目前也是排名靠前的氧化铝生产企业。
  自2003年进入铝制造产业,据魏桥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其已具备400万吨氧化铝、55万吨电解铝和30万吨铝型材生产能力,氧化铝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记者到访时,魏桥集团约占1/3多的棉纺生产区即使在上班期间也是冷冷清清。当地人说,有的工人在“轮休”。
  据在香港上市的魏桥集团所属魏桥纺织(02698.HK)公布的2008年半年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合计向香港、东亚及国外其他地区出口44.12019亿元人民币,月均出口额为7.734亿元人民币。
  而据山东省外经贸提供的数据,2008年10月份魏桥纺织当月出口额为3.2285亿元,相比上半年已下降一半还多。
  魏桥集团副总经理薄其珉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有些工人在轮休。他说:“以前任务重,工人们没法休息。前一段调整产品结构,工人可以轮休了,一个月轮休4天。”
  在开发区最东边便是魏桥集团的铝电生产基地,东北角偌大一片围墙内是存放生产氧化铝后的废弃物赤泥的场地,大致测算,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围墙内大部分地方赤泥已堆积成山,远高出围墙高度,从外面的马路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卸车正在红色的山上倾倒赤泥。
  以魏桥目前的产能,每天赤泥的倾倒量至少应在万吨以上。记者注意到,虽然西侧热电厂的冷却塔均冒出滚滚白烟,但倾倒赤泥的自卸车却稀稀落落,显示产能并未全部释放。
  赤泥堆放场南边,同样是一个占地约5平方公里的园区。据与魏桥集团有关的设备供应商透露,这应该是该集团氧化铝三期100万吨的工地。但整个园区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塔吊停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园中到处散乱堆放着建筑安装材料。工人称,停工已有数月。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停工估计和资金链紧张有一定关系。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魏桥两大主业纺织和铝产业均开工不足,利润大幅下降,还要为“轮休”的工人支付工资,资金链极可能趋于紧张。但魏桥集团2007年负债率为59.5%,2008年上半年为55.83%,未有断裂之虞。
  不过,魏桥2008年的投资额度已经用完。按照其投资计划,2007年投资51.46亿,2008年投资60亿,2009年投资25亿,2010年投资30亿。
  其三是可能与奥运会有关,如果该工程确系氧化铝三期,则属违规开工。作为保奥运的政治任务,所有污染严重的工程均要停下来,即便像魏桥这样当地重点保护企业,当地政府亦不便轻易开闸。
  据魏桥集团公布的投资计划,2008年投资方向包括铝制品深加工、铝产业配套项目、威海魏桥纺织新上产能和延长纺织产业链项目,并无氧化铝三期项目。为魏桥集团提供信用等级跟踪认证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分析师张双双告诉记者,魏桥集团从未提及氧化铝三期项目。
  在与记者通话时,薄其珉透露其正忙于集团工程的招标,他否认在上三期氧化铝。他说:“现在出于各种目的,对于魏桥有各种说法。说我们有一个1000万吨的氧化铝计划是胡扯,是瞎说。我们就是400万吨。”
  据魏桥集团公布的资料,一期氧化铝工程总投资44.7亿元,设计产能160万吨。其中一系列于2005年8月开工,设计产能80万吨,2006年6月建成;二系列在2006年12月开工,2007年7月完工。二期总投资57.7亿元,设计产能240万吨,工程于2007年下半年开工,2008年8月完工。
  至于记者在停产的工地看到“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三期配套热电厂”字样的标识。薄其珉坚持说,该工地就是240万吨的建设工地。
  重化工冲动
  在外界看来,魏桥集团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扩大氧化铝的产能。实际上,魏桥集团在过去的某些场合也曾提出要做中国最大的氧化铝企业。
  促使魏桥集团大踏步进入氧化铝行业的动力,是原铝产量的快速增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国内原铝产量为1255.8606万吨,而在7年以前,国内产量只有279万吨,7年间产量增长4倍还多。原铝的产量直接拉动了对氧化铝的需求,而7年间,国内氧化铝的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00年氧化铝产量433万吨,2007年达到1945.6549万吨,按业界提炼1吨原铝需要1.93吨氧化铝均量计算,2007年氧化铝缺口仍在480万吨左右。
  有资可查的是,2003年是魏桥集团进入电解铝产业的第一年,正是这一年集团下属魏桥纺织在香港主板上市,募集资金24.5亿元,2004年5月又以配股方式融资6.53亿元。此举大大缓解了集团层面的资金压力。
  魏桥纺织上市前的股权安排似乎给了魏桥集团董事长张士平充足的底气。
  作为第一代创业者,魏桥集团的财富积累与张士平个人有直接关系。耐人寻味的是,张士平应该有机会,但却并未像大多数乡镇企业领导人那样摘掉“红帽子”。
  依据魏桥集团短期融资券说明书和上市公司魏桥纺织报表,魏桥集团目前的股权安排是,邹平供销联社和管理层分别持有集团89.99%和10.01%的股权,其中张士平在管理层持股中占4.53%。
  张士平同时任供销联社党委书记,其在供销联社内部的股权安排尚不得而知。按照相关法规,供销社性质属集体所有。“在分配上,供销合作社除向国家照章纳税外,税后盈余由供销合作社自主分配。一部分作为公积金,用于发展供销合作事业;一部分按股分红和按在供销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给社员;一部分作为合作发展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作为集团下属上市公司,魏桥集团拥有魏桥纺织58.42%股权,上市公司管理层拥有6.95%股权,外资股占34.63%。根据2008年中报,张士平直接持有上市公司520万股,占比0.51%。
  以此推算,张士平个人在上市公司中拥有3218.31671万股,以2008年12月24日收盘价2.7港元计,张士平在上市公司中的身家为8689.455万港币,较上市时的7.24亿缩水近九成。这样一个身家即便加上铝电资产,与全球第一棉纱厂老板的身份相比,也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余地。
  另一方面,魏桥集团敢于在没有矿山资源,不具备行业经验的情况下大踏步进入有色金属行业,很大情况下是其具备足够长的产业链优势。
  魏桥集团氧化铝项目的最初理由,就是宣称从企业自备热电厂粉煤灰中提炼氧化铝——近3000MW装机容量的热电厂是魏桥三大重资产之一。其公开的介绍是,“热电公司由最初78MW的装机容量逐步发展到现有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规划总装机容量达448万千瓦。”
  据山东电网提供的数据,山东省58家统调电厂目前总装机容量为4422万千瓦。也就是说,魏桥集团一家的装机容量将达到山东省的1/10。
  据魏桥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除去2007年底拆除的第一热电厂,魏桥集团目前共有9家热电厂,60台从15MW到135MW不等的机组。按70%负荷年发电能力约达190亿度,2007年实际发电103.15亿度。而在热电公司内部传言,集团准备再上20台从330MW 到350MW不等的机组。若按此传言计算,魏桥集团的总装机容量将超过900万千瓦。
  如果以魏桥集团对外宣称的448万千瓦装机规划,按负荷70%计算,年发电量将达到270亿度左右。而以魏桥集团400万吨氧化铝、55万吨原铝和30万吨型材、80万吨面纱及近20亿米布匹耗电量按行业均量框算,每年需耗费约220亿度电。以每度电价便宜0.2元计算,全年节约44亿元。而如果按100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原铝及型材框算,加上棉纺部分需耗电近460亿度。这个规模下,每年电费就将节约近百亿元。与此暗合的是,900万千瓦装机容量在70%负荷下年发电量约550亿度。
  除此之外,影响氧化铝成本的碳素、烧碱,魏桥均已自己建厂或拥有合资企业,使成本控制到极低。
  魏桥集团是否会将铝产业中的产能控制在目前容量?业界的观点是,以张士平的性格肯定也不会止步于此。但魏桥集团是否一定将氧化铝产能扩到1000万吨,恐怕要根据未来行业变化而定。
  魏桥集团扩能速度的关键是2009年上半年的行业走势。齐鲁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李莉说,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向与美元联动性比较强,如今不确定的,一是美国汽车业的情况,二是信用卡是否还有新的危机。
  逆势调整
  “未批先建”也许是魏桥集团铝电产业格外低调的原因。
  分析师张双双告诉记者,在最近的信用等级跟踪评定中,中诚信国际给出魏桥集团评级展望为“负面”的评价。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二期240万吨氧化铝“尚未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环评验收,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合规风险”。
  更为严峻的是,“虽然目前这些项目能正常生产运营,但他们均没有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由于公司氧化铝未获正式批文,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魏桥集团氧化铝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就没有摆脱“违规”的阴影。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曾提到,“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一期16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线‘未批先建’,被查处后,又违规开工建设240万吨/年的氧化铝生产线。”
  但魏桥从自身近20年的历史中发现,规模小就意味着出局的可能,做大后的企业才是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的最基本保证。
  以魏桥纺织为先例。魏桥纺织现在有700万锭纺机,为全球最大棉纺企业。魏桥集团董事长张士平曾说,魏桥之所以做到这个地步,一开始“完全是被逼的”。
  1981年,张士平出任当地县供销社位桥油棉厂厂长,1986年投产毛巾厂,1989年开始建纺纱厂,第二年便赶上全国性强制“建档升级”政策出台,无法“建档升级”的自然在被淘汰之列。魏桥的纺织厂一出生便面临生死大考。
  当时的邹平属撤地设市前的惠民地区管辖,地委书记视察时的讲话透出弦外之音:“你这个一万纱锭不行啊,据我了解三万锭是个利润点。”张士平随后筹措1000万元将规模扩大到三万锭。资料显示,这段时间全国平均规模为1.75万锭,棉纺织系统内规模为3.4万锭。
  初尝规模优势后,5年中魏桥陆续投资1.6亿元,至1994年达10.5万锭。而这一年全行业亏损已进入第二年。此后在全国性“砸锭”浪潮的1998年,魏桥逆向投资3.3亿元抢上设备,第二年兼并滨州一棉再次将产能扩大到33万锭。据当时采访魏桥的记者回忆,兼并滨棉的魏桥一举成为山东棉纺企业的龙头老大后,魏桥将集团总部迁往县城,不仅“整个邹平县城的东部成了魏桥的大工地”,而且在“成本、市场份额、采购、用工和销售诸多方面有了谈判优势,甚至还有了和政府谈判的砝码,得到别人拿不到的诸多条件。”
  相似思路下,2003年的“SARS”和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紧缩措施,魏桥再次逆势而上,纱锭达到120万只。
  此后,魏桥不仅成为当地政府重点保护的对象,也得到资本市场认可。魏桥纺织2003年在香港上市时,市盈率和超额认购率均创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新高。
  然而,对魏桥集团而言,氧化铝毛利率几乎是棉纺业的一倍。2006年,魏桥集团氧化铝达到51万吨的产能,实际销售49万吨,收入12.34亿元,毛利3.9亿元,毛利率达31.9%。而据魏桥纺织2006年年报,该年棉纺销售收入198.26154亿元人民币,毛利33.2309亿元,毛利率仅为16.76%。
  2007年,魏桥纺织销售收入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为79.1%,贡献的毛利却只占总收入的43.55%;2008年上半年收入占比71.95%。铝业收入占该集团总收入比重由2007年的16.84%上升到2008年的27.77%。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