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记中国二十冶横琴总部大厦(二期)项目青年技术团队

2022年05月16日 14:30 33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日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对21个贡献突出的优秀集体授予“中国二十冶青年文明号”称号,并对其进行表彰。中国二十冶集团横琴总部大厦(二期)项目经理部技术管理部(以下简称项目技术管理部),获得了“中国二十冶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项目技术管理部,是该项目基础技术支持部门,平均人员年龄26岁,资历最老的员工刚步入而立之年。项目技术管理部的主要职能,是技术方案编制及交底、图纸及变更管理、专业深化图纸审核、现场设计图纸及方案落实、双优化管理、BIM管理、科技创新管理等。

横琴总部大厦(二期)项目,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建办质〔2018〕31号文中明确规定的7种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该项目涉及6项,均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自项目立项以来,该部门共编制各类施工方案128份,其中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7份,举行专家论证会7次。

BIM技术,是科技发展带给建筑业的有力工具,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项目技术管理部内部专门组建了BIM小组,在公司BIM中心的指引下,积极推动技术发展,实现该项目BIM技术全覆盖。基于BIM三维审图技术,该部门共检查出图纸问题120处,解决120个;形成工作联系单40份,结构变更15份,建筑变更6份,暖通变更5份,给排水专业变更5份,电气专业变更3份。该部门完成样板引路、复杂节点三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交底模型26件;完成6次超危大工程施工模拟,4次一般工程施工模拟;建立模型优化地下室阶段、低层阶段、高层阶段施工场地布置;完成地下室机电专业管线综合优化,解决碰撞13887个,形成优化报告2份138项。此外,该部门基于BIM技术申请了5份专利,发表了1篇论文;基于全装配式超高层建筑的BIM应用研究等课题也在积极推进中,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2020年10月31日,为提升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降本增效,中国二十冶制订了《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双优化”管理办法》。项目技术管理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结合设计图纸、市场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对项目防水卷材进行设计优化,对项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共计立项双优化两项,分别为“防水卷材优化”“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优化”。这也是广东公司最初的两项双优化项目,经测算,预计创效325.6万元,推进了广东公司双优化工作进程。

年轻的团队也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施工经验的不足使他们如同摸石头过河,过程中的错误不可避免。技术专家的“传、帮、带”,有效地促进了青年员工的技能提升和岗位成才。部门员工也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高自己,经验不足,就去现场请教老师傅、老技工;水平不够,就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加强学习,熟悉图纸、图集和各类相关规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自身执行力,将每日工作按事项紧急、重要程度进行初步划分,并尽量按照此顺序去处理。

技术创新是中国二十冶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技术部门是创新的主力。在集团公司的支持引导下,自项目开工至今,项目技术管理部共申请专利36项(发明21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已编制企业级工法10项,获得省部级工法3项;进行了5项科技成果鉴定,其中1项获得国际先进水平;发表4篇论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沿海复杂地层大直径超深灌注桩成孔施工技术》,EI会议论文1篇《Air-void optimization of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获批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多腔钢箱-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及中冶集团企业技术标准立项;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得集团五小成果3项。这些成果展现了二十冶人自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二十冶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获得的荣誉既是奖励,也是动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国二十冶横琴总部大厦(二期)项目经理部技术管理部,将继续发挥集体的先进作用,营造爱岗敬业、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良好氛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坚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原则,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