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 集聚新动能 焕发新活力:中色特材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各项任务

2022年04月08日 10:50 29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色(天津)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特材)成立于2010年1月,由中国有色集团全资设立,是一家集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和研发于一体的加工制造型企业。历经10年发展,该公司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盈利能力低、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公司的生存发展,深化改革迫在眉睫。2021年,随着中国有色集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推进,中色特材立足企业实际、勇于攻坚克难,开启了全新实践。

举旗定向,布局谋篇。中国有色集团始终密切关注中色特材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全力支持企业扭亏脱困。中国有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正平多次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中色特材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按照奚正平指出的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中色特材领导班子逐条梳理,认真研究,明确方向,压实责任,统筹部署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举措。中色特材全面深化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领导带头,躬身实践。面对生产经营内外部的严峻形势,中色特材领导班子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全力以赴,不达目标决不收兵。在深入分析研究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中色特材党委制订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得到集团公司批复同意后,正式启动改革,减法增效、资产重组、实施中长期股权激励、债务重组等措施扎实有序推进。

破旧立新,重整旗鼓。按照改革方案,中色特材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各业务板块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测算,中色特材决定关停成本偏高、结构低端、长年负毛利的铜材加工业务,将铝深加工分公司、铝挤压分公司、镍材业务的部分生产设备资产及流动资产进行剥离,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增效、补链强链增效、引才育才增效、市场开拓增效、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力争在2022年实现盈利目标。

人才强企,引才育才。随着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一些有等待观望情绪的干部职工强烈感受到,这次改革不是摆花架子,而是动真格的。该公司缩编职数,实施全员竞聘上岗,组织架构采取大部门制,实施一人多岗或一人多责,通过改革实现减员增效。同时,该公司启动全员市场化公开招聘,自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27日,先后组织五轮招聘面试,为新成立的子公司逐级选拔各岗位人才,真正把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

强化激励,凝聚干劲。中色特材不断探索适应市场化竞争和拓展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建立中长期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核心人员入股,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把个人和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既能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又确保企业治理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到位,让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在该集团公司的悉心指导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色特材将紧紧围绕扭亏脱困、增效盈利这一改革根本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活力焕发、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 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吕莹)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