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1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22年02月24日 10:28 25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由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完成的“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1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为许开华、李金惠(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宇平(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谭全银(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郭苗苗、刘丽丽(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据介绍,获奖项目以退役动力锂电池及其金属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研究目标,从智能拆解诊断重组-金属回收生产前驱体-高性能正极材料生产3个技术领域开展研发,先后攻克了退役动力锂电池拆解自动化程度低、诊断时间长、金属浸提效率低、正极材料离子混排等难题,构建了以“梯次利用电池-再生前驱体-再生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的闭路循环利用技术体系。依托该成果,格林美建立了国内首套快速无损识别+智能拆解装配的退役动力锂电池包梯次利用生产线,以及国际上首条9000吨/年高性能NCA正极材料连续煅烧生产线,建成国内最大的钴、镍、锰湿法冶金回收体系,循环再造三元前驱体产能达23万吨/年,三元前驱体产品占全球市场的15%,进军国际新能源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核心供应链。湖北技术交易所在对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中认为,该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同时,该项目核心技术均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018年-2020年,3年新增产值约315.15亿元,新增利税29.89亿元,协同处理镍钴废料4万吨,生产锂电池前驱体约12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约1万吨,不仅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还有效减少了原生矿产资源开采和冶炼过程中的材料投入及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及节能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项目通过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金属资源回收等综合利用实现CO2减排550万余吨。(新锐)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