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显匠心——中铝贵州分公司矿业公司“五级技师”人才培养侧记

2019年04月11日 9:41 27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铝业公司关于建立并推进“五级技师”制度的指导意见》(中铝人字【2017】573)的精神,有效解决矿山转型发展过程中各类人才短缺问题,中铝贵州分公司矿业公司积极进行人力资源优化调整;紧紧围绕贵州企业“转型升级、绝地崛起、活力贵铝、行业争先”的企业愿景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养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技工队伍。

五位一体 师以技长论高低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高精尖设备操作维修、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等岗位为重点,培养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二是紧密结合职业生涯设计,以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职工为重点,使培养对象能够迅速成为生产业务骨干;三是特别注重培养一线的生产技术骨干,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四是着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注重搭建不同层次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平台,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习知识、钻研技能、奉献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保障操作员工职业职称晋升渠道;职称级别分别为首席技师、特级技师、一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技师,五位一体统筹设置“五级技师”岗位人选,确保人尽其才。

统筹兼顾 分清主次定级别

    对于“五级技师”岗位的设置坚持与矿山生产实际相结合,统筹兼顾分主次。一是在主体生产单位的主体工种且具备评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岗位,统筹设置“五级技师”;二是对主体生产单位的辅助工种、辅助生产单位的重要工种或通用工种(机、钳、铆、电、焊等)且具备评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岗位,合理设置“五级技师”;三是对后勤服务类岗位,只设置一至三级技师,以确保广大操作员工职业晋升渠道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了矿业公司三支队伍建设工作。

优中取精 技能品德齐上线

    坚持以“个人技能与品德双上线”为聘任“五级技师”的基础条件,实现优中取精,优胜劣汰。

对聘任员工提出严格的考核要求:一是遵纪守法、廉洁从业、公私分明、严于律己,无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二是要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操守;三是认真履职、技能领先、业绩优良、持续提升、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好安全文明生产,无违章作业和各种责任事故;四是身体健康、出勤正常、素质良好、适应力强、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体能要求和工作环境的相关要求;五是对相对应级别技师资格,要求有相应工作经验及在国家、省内、公司获得过荣誉奖励。对具备破格或优先聘任条件的参聘技师,除特别规定外,可不受职业任职资格和下一等级任职年限的限制。

能上能下 动态管理显功夫

    矿业公司“五级技师”通过选拔的方式进行聘任。一是由各二级单位在本单位范围内初选达到“五级技师”聘任条件的人员,并将“五级技师”候选名单进行公示(不少于5日),公示后将候选名单推荐给矿业公司评委组;二是矿业公司评委组对各二级单位推荐的候选名单进行核实看是否满足聘任条件,对满足聘任条件的人员通过实际业绩完成情况、是否对公司作出重大贡献、在本专业(工种)的影响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委组通过投票选出“五级技师”,由矿业公司评委组组长签批、综合部办理聘任手续;三是当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员时,可空置该位置,不得放宽聘任条件;四是制定各级技师的聘任期限,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每届聘期为3年,一级技师、二级技师和三级技师每届聘期为2年。

对“五级技师”的考评实施动态管理,考评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综合考核。任期综合考核由“五级技师”评委组负责组织实施;年度考核及薪酬待遇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由“五级技师”所在单位负责,并将年度考核结果报矿业公司“五级技师”评委组。考核指标的设计与生产实际和履职责任紧密联系,主要根据“五级技师”的实际业绩完成情况、履职情况、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情况、工作态度等因素进行评分。当聘任期满,任期考评成绩达到优良及以上的,可继续参与下一届“五级技师”的推荐、选拔和聘任。

自矿业公司实施“五级技师”制度以来,经过层层筛选,已聘任43名员工为首批“五级技师”职称员工,对于剩下的33个空缺岗位,该公司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把好选人用人关,在公司上下树标杆、立榜样,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劳动氛围。通过“五级技师”制的实施,拓宽了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通道,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生产操作三类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创造了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了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学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梯次发展”的良好局面,充分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矿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基础支持。

(龚国冬 王俊橙)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