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研攻关提炼高质量铌钽锂精矿
2019年04月03日 15:10 245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刘烜 袁波
在锂矿石选矿方面,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综合利用所在川西稀有金属矿集区,分别开展了“甲基卡锂多金属可利用性评价”项目和“九龙锂多金属矿可利用性评价”项目,并获得高质量的铌钽锂精矿,有效提高了尾矿的综合利用能力,为川西新型战略矿产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其中,“甲基卡锂多金属可利用性评价”项目以措拉锂辉石矿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锂矿选冶技术研发,通过优化浮选药剂和采用适用于当地矿石特征的选矿新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铌钽锂精矿,同时解决了长石浮选回收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项目在2016年年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浮选药剂,完成了一粗二扫三精的选矿扩大连续试验,同时为后续的铌钽回收、锂铍分离以及长石回收制备了样品。通过采用全泥强化浮选工艺,扩大了连续试验指标,优于任务书指标要求,流程结构简单,工业操作便捷。
期间,项目组针对扩大连续试验得到的锂辉石精矿,采用“弱磁除铁-高梯度强磁-摇床”的联合工艺流程,最终获得含Nb2O536.14%、含Ta2O532.74%的高质量铌钽精矿,达到行业标准(YS/T394-2007)Ⅰ级品要求,实现了有价金属铌钽的综合回收利用。在该工艺中,89%的铍进入锂辉石精矿中。为此,项目组采用一种含金属络合物及硝基的杂环类有机小分子抑制剂EM-ST12,按照“抑多浮少”的原则进行了锂铍分离,获得了BeO品位6.12%、回收率43.64%(对原矿)的铍精矿。
在锂辉石浮选尾矿过程中,项目组通过研发一种新型高效的小分子有机调整剂EM-ST9,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长石浮选回收需采用氢氟酸类有毒有害药剂造成环境污染的难题,最终还获得了K2O品位4.08%、Na2O品位7.17%的达到行业标准(JC/T857-2000)Ⅰ级品要求的长石精矿。此外,针对长石尾矿,项目组通过进一步摇床分选,将SiO2品位提高至92.28%,达到行业标准(JC/T529-2000)平板玻璃用石英精矿Ⅱ-1级品质要求,基本上达到无尾排放。
“九龙锂多金属矿可利用性评价”项目,技术人员针对综合样(Li2O 0.94%)开展了不同磨矿粒度、主要药剂用量及精选段数等条件试验,获得Li2O含量5.53%、回收率79.51%的浮选闭路试验结果;针对该浮选精矿进行了铌钽综合回收试验研究,当强磁选磁场为0.75T时,强磁精矿Nb2O5、Ta2O5含量分别为0.202%和0.08%,回收率分别为95.9%和92.7%;针对3个不同的锂多金属矿样品进行了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通过开展以上工作,项目组完成了代表性样品的采集及样品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