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金属产业将进入稳定期
2019年04月02日 12:39 21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记者史爱萍)3月27日-29日,由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和上海有色网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鹰潭)铜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铜产业链峰会”在浙江鹰潭召开。中国再生资源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在会上演讲时表示,废金属政策随着这一次的调整和标准的出台,到今年年底政策调整基本结束,再生金属产业将进入稳定期,再生铜企业应提高预处理水平和协同处置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固体废物进口监管趋严,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限制废铜的进口。2018年4月1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明确自2018年12月31日起禁止进口包括废电线、废电机马达、散装废五金等在内的“废七类”。12月29日,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又联合发布公告,将六类“废铜”自2019年7月1日起调整为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到2019年底将实行固废零进口。
由于废七类、废六类占据我国进口废铜的三分之二左右,受国家限制废铜进口的环保政策影响,李士龙认为,未来进口产品必然转向铜精矿和精铜的增加,而国内废铜市场货源供应必然会更加紧张,供不应求局面对废铜价格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再生铜企业来说,如何开发合适的替代货源和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将是重中之重。
尽管受到进口限制的影响,再生铜产量近年来增长缓慢,预计2019 年国内再生精炼铜(不包括直接利用)产量不会超过260万吨,占国内精炼铜产量的比重不到30%,但李士龙表示,再生铜仍是铜产业的发展方向。
他指出,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全球铜需求在过去20年几乎翻了一番,中国的份额迅速增长。未来,到2030年,全球铜需求将增长超过50%,中国的需求将超过一半。同时,国家支持正规的企业、生产型企业做大做强,只要环保品质达标,进口废铜、废铝的门仍然是敞开的。目前国家有关部委正在为废铜、废铝制定标准,标准出台后,将取消废铜、废铝得叫法,而是称再生铜、再生铝。
目前,中国再生铜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李士龙表示,现在含铜废料来源越来越复杂,必须提高预处理水平,才能提高铜的回收率。未来,中国再生铜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要根据废料类型、铜和其他金属的含量进行协同冶炼,将比铜价值更高的金属元素分离出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铜的利润中心越来越向下游转移,在未来延伸产业链对于再生铜企业也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