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敬业福”
2019年02月13日 11:9 224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安徽铜陵有色检测研究中心金隆(稀贵)检测室的检测人员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毫不松懈肩负起检测工作的的光荣使命。
笔者走进试金组操作间,隆隆的风机声顿时充斥着整个房间,只见两名检测人员正在逐个敲击坩埚。见笔者疑惑,试金组组长曹长亮说:“坩埚使用前必须仔细挑选,声音清脆方可使用,否则熔融时容易开裂,这样既耽误数据报出,还容易损坏试金电炉。”
在挑选好坩埚后,只见他俩又忙碌起来,进入到配料、熔融工序。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才小心地倒出熔融物进行冷却,并用锤子把金属和熔渣部分敲打分离、收集。“这金属部分叫铅扣,金银就富集在这里面,针对金银含量高的样品,比如铜阳极泥,熔渣中也会有微量的金银,为了检测数据更准确、生产控制更有效,我们都会进行二次试金。”检测人员沈芳解释道。
而在另一旁,笔者观察到一名女工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小合粒用水清洗后,再用小锤压成薄片。“刚才这一过程叫分金工序,压得越薄,银溶解才能完全。” 叶本虹告诉笔者,“因为合粒、金粒重量太小,所以有一点点误差都得受其影响,必须确保溶解完全,洗涤干净,最终的检测结果才准确。”笔者见到,叶本虹为了确保检测质量,将“小薄片”放到稀硝酸中加热溶解后,倒去分金液;再加上稀硝酸溶解,再倒去分金液,接着才用水反复清洗很多次。
配料、熔融、灰吹、分金……直到最后数据出炉。“操作看似简单,学问却大得很。每一个步骤来不得半点马虎。”曹长亮说,我们平时还要进行月度和季度质量抽查,三个检测室之间分析比,和国内知名兄弟实验室分析交流等,以此来提高检测分析质量。
“在这个岗位上,我们一干就是10多年,有很深的工作情结,只要企业春节期间正常生产,我们就必须要坚守岗位,并全身心投入到检测每一操作步骤当中,确保报出的每一个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曹长亮话中透着自信。
(夏富青 黄巍巍)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