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擎易举创佳绩

——记洛钼集团矿山公司采矿车间电工班

2018年09月06日 8:50 31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一个能征善战的先进集体,一个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班组,一支由26名不同年龄段技能人才组建的精英团队,他们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这就是洛钼集团矿山公司的采矿车间电工班。

日常生产中,他们克服作业战线长,大型设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确保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明确责任,采矿车间根据生产需求将电工班分为外线组、电铲维修组和钻机维修组,平时无论哪个区域的设备发生故障或遇到疑难问题,总是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攻克难关,尽快恢复生产,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以前采场内供电线路的电杆主要使用水泥制品和木质材料,因采场内作业场地变化频繁,水泥电杆在运送时经常断裂,木质电杆因高度限制直接影响安全。车间主任邢小伟带领全体电工经反复琢磨,设计出国内矿山行业首创的分节连接塔式钢架,达到了安全可靠、拆卸便捷之目的,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外线组负责着矿山公司露采外围及采场内部约30公里的高压线架设及维护任务。受到大风及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外线经常发生接地,梁会成带领外线组总是及时沿高压线路进行排查,如遇到线路出现故障,主动加班加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几天前,受到露天采场台阶推进变化的影响,采场内高压1段线路需绕过作业区,为确保人身安全和该区域4台电铲和1台钻机尽快生产,外线组在其它班组人员配合下,连续奋战11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线路架设任务。这仅仅是矿山公司外线组的职工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牙轮钻机在穿孔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不能正确操作,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而厂家设置的深度指示器由于技术不成熟,加之精确度低,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随时停机测量孔深。针对这一情况,钻机电工组长王颖超根据钻机A型架轴始终与钻杆升降同步旋转的原理,经反复计算和实验,研制出“牙轮钻机穿孔深度实时显示装置”项目,误差仅小于20cm,该项目不仅年节约电费和钻头损耗达30余万元,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爆破效果,提高了穿孔和铲装效率,降低了二次碎矿费用。该项目在集团公司工会组织的职工创新管理成果评选中荣获科技创新奖。

矿山公司实现规模化露天开采后,为搞好节能降耗,降低线损,将原供电系统由3.5kv升级为10kv,电缆接头如果连接不好,将严重威胁广大员工人身安全,电铲电工组长张孝良经过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后,大胆创新,实施了“10 kv高压电缆接头热硫化修补法”项目,该成果不仅绝缘性能高,更加安全,而且实现了废旧电缆重新利用,年降低生产成本20余万元,现已向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与此同时,他还在电铲设备中加装了一个温控装置,只有当机棚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风机才会自动开启。解决了电耗和设备损耗的问题。仅此一项年可节电49万kWh。

连年来,电工班新分配一些青年员工,为使他们尽快出师,及早独立工作,电工班的师傅们充分发挥丰富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对他们进行传、教、帮、带,不断增强他们学习业务和技能的积极性,通过鼓励广大员工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极大地提高了设备作业效率。

工作之余,电工班始终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组环境。三位班组长及一些较为年长的同志准确掌握班里每个成员的家庭详细情况,一旦员工家庭有困难,班组长就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班组成员如果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大家一定会去开导,让他们走出迷茫困惑,在温馨的气氛中增进彼此的友谊,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王海波)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