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院与招金集团共同完成高效浮选新工艺填补国内空白
2018年08月01日 15:1 25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7月5日,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山东招金集团共同完成的“难处理砂岩型氧化铜矿高效浮选新工艺研究及应用”项目的评审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评审会由湖南省金属学会牵头组织,评审专家组由中南大学邱冠周院士、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张一敏、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刘殿文、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李茂林、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纪国平等7位专家组成。与会专家在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汇报后,经过现场质询、交流和对项目成果评价独立打分,最后得到综合评分并形成综合评价结论。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是难处理高泥质氧化铜选矿技术领域重大突破和创新,该技术填补了砂岩型氧化铜选矿的国内技术空白。整体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LA催化硫化技术、捕收剂HCC与黄药协同强化氧化铜捕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在国内外同类矿山加快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滴水铜矿石高氧化率、高泥质、高碱性脉石且低品位,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且细小。针对矿石复杂难选的特点,课题组在氧化铜技术领域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3年努力,开发出了“三高一低”难处理砂岩型氧化铜矿高效浮选新工艺。该工艺主要采用LA催化硫化技术、高效氧化铜捕收剂HCC与黄药组合协同强化氧化铜回收技术、强化分级-选择性磨矿-高剪切作用搅拌分散技术、LPPC预选抛废四大创新技术。整体技术创新工业应用后,铜的回收率提高了15.3%,3年新增效益1.76亿元。目前,该技术已在西藏玉龙铜矿、黑龙江松江铜矿、MIKAS铜矿等系列矿山应用。(成功)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