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在科研攻关中闪光

2018年07月23日 14:12 24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QQ截图20180723140325

 

罗喻文,是水口山集团六厂金银车间主管技术员,他的座右铭是“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创造价值”。参加工作5年来,罗喻文创新钻研、实干兴企,相继参与主持废电解液湿法处理、阳极泥深度还原及锑白吹炼等工艺改进项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让青春智慧在水口山科研攻关中闪光。

潜心钻研忙追梦5年前,从告别大学校园到走上工作岗位,几乎没有什么过渡,一种全新的生活摆在了罗喻文的面前。对他来说,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学习阶段的结束,而是一种全新的开始。

踏上研发之路,罗喻文燃情投入,这5年,他只要一有时间,便潜下心来,仔细钻研新设备、新材料方面的知识,认真系统地学习《金银冶炼工艺》《重金属冶炼工艺》《金银铸造操作技术》等贵金属冶炼的理论知识。为攻破技术难题,他废寝忘食,一方面上网查阅资料,研读书本和科技杂志;另一方面,他虚心向身边的工人师傅请教,对标反复试验,其中失败过多少次,连自己都无法记清。长久枯燥无味的冶炼操作,单调无味的生活,让与他同来的几名工友相继离开,罗喻文并没有失望,他坚信:天道酬勤。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罗喻文在现场摸爬滚打,迅速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一名年轻的冶炼技术专家,成就了他扎根水口山,奉献贵金属冶炼的事业追求。

攻坚克难创效益众所周知,水口山六厂原来贵铅炉处理阳极泥存在生产周期长、直收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等系列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一技术瓶颈,罗喻文与公司其他技术人员齐心协力,通力攻关,在原工艺的基础上,研发了阳极泥深度还原及锑白吹炼工艺改进项目。项目实施后,稀渣产出率降到12%以下,其中铅锑含量在8%以下,渣含银由1400克/吨降到500克/吨以下,且不需要另行处理,直接返铅系统,彻底解决原稀渣难处理的问题;有价金属分散度低,铅锑铋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产出的贵铅是由热熔体转入锑锅吹锑,吹锑过程本身是放热反应,能源消耗大幅降低;提升了锑白粉中锑的品位,降低了玻璃澄清剂的产量(锑白粉计价系数为65%,玻璃澄清剂计价系数为30%)。该工艺改造每年直接创效近200余万元。

此外,罗喻文还先后主持参与了公司分银炉富氧插吹、废电解液湿法处理等工艺改进项目,有效改善了操作员工的作业环境,减轻了作业强度,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张世明)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