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

2018年07月09日 13:59 26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突破核心技术、深化融合应用等,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中包括推动产、学、研、用之间融合互动,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当前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萌发,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前沿和热点,智能化也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不久前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了人工智能,强调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据科技部党组成员周长奎介绍,“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科技部牵头,专门对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对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差异化定位。去年,按照中央部署,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配套的就是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方案。该《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目标,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而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历史潮流。2010年,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制造业由大变强,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明确了未来三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应用;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各环节的创新应用,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细分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机器人、智能语音等重点领域发展。

据悉,未来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强化部省合作联动,鼓励引导各地区结合自身基础和条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