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的脚步永不停歇
——记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制酸班长王斌
2018年07月02日 9:41 15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来,你看看,这下水道里有水在淌么?”在采访间隙,铜陵有色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硫酸车间制酸班长王斌掀开了厂区道路中间的一块窨井盖,指着两米多深的窨井让笔者观察井底。
在靠近井底的地方,横卧着一根直径七八十厘米粗的水泥涵管,管道虽然看上去湿漉漉地,但却没有一滴水从管道里流出来。王斌继续介绍说:“这是我们硫酸车间的总排水管道,从这里流出的水是各类制酸风机的冷却水,每天大概有七八百吨的流量。”
“每天七八百吨水?可这里根本不淌水呀!”笔者惊讶地问。
王斌自豪地说:“水都被回收循环利用了。以前这根涵管一直是日夜不停地哗哗流水,从这里排出去的水直通江河,既不利于水体环境,又浪费水资源。现在所有的生产水我们都收集起来循环利用,不浪费一滴水!”
王斌是一个从事硫酸生产30年的“硫酸通”。在硫酸生产过程中,他利用技术专长不断对硫酸生产中的环保隐患和设备缺陷进行攻关改造,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文的循环水回收改造工程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的。以前白白流淌的风机冷却水现在进行了回收循环利用,每年可以避免20多万吨废水直接外排,节支增效75万元。
作为硫酸生产的技术骨干,王斌对整个硫酸制造工艺了然于胸,他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自身优势,不断对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攻关和优化改造,使得硫酸生产工艺变得更顺畅、更科学、更高效。硫酸生产工艺中,有一道重要工序叫做脱硫,即利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将冶炼所产生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烟气中的硫分子消除,一方面为制酸准备原料;一方面避免有毒气体直接外排而引发环保危机。金隆公司采用价格经济实惠的氧化镁作为脱硫剂,但氧化镁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外来杂质。这些杂质混入液浆状的添加剂后,时间长了便会堵塞添加泵和输液管道,严重影响喷淋系统,致使脱硫剂无法正常进入脱硫塔和二氧化硫烟气产生反应。一旦发生堵塞喷淋系统的情况,就不得不采用价格昂贵的强碱作为脱硫剂,长此以往,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攀升。为了解决这个制约生产的工艺瓶颈,王斌在脱硫工艺技术改造中,带领攻关小组对脱硫剂进行除杂过滤,制取纯净的氧化镁浆料,使添加泵和喷淋嘴堵塞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一技术革新不仅稳定了环保指标,而且极大减少了堵塞情况,保证了脱硫系统脱硫剂的稳定、有效添加,每年可节约设备检修及减少脱硫剂费用50万元。
对工作有股子钻劲、对设备总是爱琢磨,这是王斌不同于他人的显着特点。在设备升级优化方面,他特别善于进行“五小”革新。有一段时间,硫酸系统吸收塔进口烟道长期存在泄漏问题,烟气进入烟道后,总会产生漏气现象,这是安全生产绝对不允许的。烟气必须百分百进入吸收塔,漏逸到空气中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解决烟道漏气问题,王斌仔细观察现场,分析产生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烟道转弯处的直角导致烟气流动不畅,使烟气中带有腐蚀性的悬浮颗粒物长期沉积在直角处,引发该处管道锈蚀腐烂,当管道烂出窟窿后,烟气便随之而出。针对这种情况,王斌大胆改变原烟道设计,提出将吸收塔进口漏烟烟道的三通部分整体更换为135度弯头,使进口烟道不存在直角管段,彻底避免了腐蚀物质在烟道内淤积情况,解决了该处烟道长期泄漏问题,排除了安全环保隐患,确保了生产系统的正常稳定。
问及未来的工作思路和方向,王斌说:“对我来说,革新永远在路上,我在岗位上将继续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尽自己的能力,一如既往对设备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技术革新。”(章庆)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