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2018年06月04日 13:46 28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5月20日,安徽省界首市委书记徐会东深入到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产业园宣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走进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督查调研环保工作。界首市环保局、田营产业园管委会及相关企业负责人陪同调研。

督查调研期间,徐会东现场查看了华鑫集团废旧电池机械化自动拆解车间、氨法脱硫系统,华铂科技废旧电池机械化自动拆解车间、污水处理车间等环保工艺技改现场。在华铂科技公司会议室,徐会东主持召开了环保工作座谈会。会上,徐会东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市环保局、田营产业园管委会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关于近期环保工作汇报,徐会东就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一步抓好环保工作作了部署。

徐会东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要求,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法监管,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见微知着,防微杜渐,狠抓大气、水污染防治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徐会东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要树牢“六个意识”抓落实。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重要论述,在大气、水污染防治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上求实、求效、求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树牢政治意识。从“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守绿色发展底线。二要树牢大局意识。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抓落实。三要树牢核心意识。环保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必须听党话、跟党走,把加强生态环保作为践行核心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具体体现,提高站位,放宽眼界,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四要树牢看齐意识。从讲政治必须知行合一的高度,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决策部署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以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落实好生态环保各项任务。五要树牢责任意识。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和关键症结,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抓好环保工作。六要树牢生态意识。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按照生态环保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在规律,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徐会东强调,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要坚持“三个最严格”抓推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项重要原则”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把绿色发展作为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和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一要实行最严格的标准。时刻把国家的政策要求、环评指标、环保标准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底线,结合界首实际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二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按照省委“讲政治、全覆盖、勇担当、强领导”的部署,从党委、政府到机关单位、到企业、到车间、到岗位都要在思想上亮起“红灯”、拉响“警报”,结合自身工作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全面落实好阜阳市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的要求。三要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委、市政府坚持每月研究一次生态环保工作,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夯实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压实岗位管理责任,确保每一项任务、每一项措施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紧盯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坚决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落实好上级关于环保工作各项要求,推动绿色企业和绿色园区建设,促进界首市经济社会持续增长。

(于飞)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