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冶金技术贡献中国智慧
方圆集团亮相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
2018年05月31日 8:59 23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牛法升
本报讯 5月10日~12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个代表团、600多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1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20多个品牌服务机构齐聚上海,参加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下称“品博会”)。用2.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向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知名自主品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加强品牌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优质供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开幕式,宣布博览会开幕。随后,胡春华出席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并致辞。
本届品博会展出了动车、商用大飞机、航母、月球探测车、深海探测器、981海洋钻井平台,桥梁重工等各领域中代表我国制造顶尖水平的品牌,彰显了我国品牌在重要工业领域的实力。与大国重器近距离接触、聆听细致详尽的讲解,参展人员无不赞叹国家的科技实力,真挚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很多年近七旬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更能深刻体会到,今日祖国的强大来之不易。
品博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品牌,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开放精神。本届品博会以“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为主题,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正在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为人类的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元素和中国力量。
动能新山东
山东省本次参展主题为“动能新山东”,从食安山东、匠心山东、精造山东、能源山东、数据山东、绿色山东、健康山东、创新山东等八个角度,集中展示山东省在品牌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山东馆参展面积460平方米,仅次于上海市和广东省,居全国第三。东阿阿胶、淄博陶瓷、日照绿茶、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潍柴动力、烟台张裕等具有山东地理标识的世界知名品牌展示出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方圆铜业、泰山体育、浪潮等国内新生的知名品牌,也作为山东品牌发展的新秀参加了展览。山东展馆多次受到巡馆的国务院领导的赞誉,展示了山东省的品牌底蕴和动能转换中的新思路。
山东省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省,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从此次品博会中所提出的八个角度看山东,从传统行业的匠心精神和精造精神,到绿色精神和食安健康精神,再到大数据和创新发展,清晰地描绘了山东省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思维。
绿色冶炼 科技方圆
方圆集团作为山东省东营市唯一一家参展单位,也是山东省矿产能源领域唯一一家携带展品参展的单位,还受邀参加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与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共商品牌大计。博览会期间,方圆集团至精至纯的产品,以及代表中国铜冶炼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最先进冶炼技术的方圆两步炼铜新工艺,赢得与会领导及嘉宾赞誉。很多人对方圆集团的产品和技术非常感兴趣,为方圆集团在铜冶炼领域的贡献和成绩点赞,纷纷表示:“世界铜冶炼领域必须要有中国元素,而方圆集团正是那缕最靓丽的色彩。”
方圆集团自成立以来就明确了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伴随着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方圆集团的铜匠精神、精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方圆品牌注入灵魂。方圆集团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了方圆技术、方圆模式,成功打造了绿色冶炼新品质和中国自主冶炼技术形象。2017年,山东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首次发布,方圆品牌价值78.69亿元,品牌价值位列全省前列。未来,方圆集团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世界铜冶炼技术发展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树立中国品牌。
首届品博会圆满落下帷幕,中国品牌的世界之路清晰可见,却也任重道远。方圆集团愿与各方志同道合之士携手共进,为中国科技、中国品牌贡献有色冶金领域的中国智慧。
相关链接:中国品牌日与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打造中国知名自主品牌。
2016年6月,国务院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倡议并强调,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2017年4月,国务院批复并设立每年的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第二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主要以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为序幕,各省市同时开展了各类品牌活动。本次品博会将中国各个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品牌,集中向国内外展示,增强了世界对中国自主品牌的信心。为企业树立了自主品牌建设的恒心,对塑造中国制造工匠精神具有长远意义。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