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着坚守中绘就绚丽人生
——记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洛钼杯”矿用车驾驶员技能大赛冠军常帅文
2018年05月24日 15:38 18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王海波
31年来,从选厂到矿山,从修理工到驾驶员,无论是驾驶4.5吨自卸车还是操作45吨重型矿用车,他干一行、爱一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汽车驾驶技能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就是洛钼集团矿山公司运输车间矿用车驾驶员常帅文。
执着是一种精神1986年5月,刚满17岁的常帅文来到原河南省栾川钼矿选矿厂,成为一名碎矿工。当时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碎矿作业粉尘较大,和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吃不了那份苦,纷纷申请调离岗位,而他充分发扬农家子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一干就是3年。1988年1月,原选矿一公司汽车队选拔修理工,他有幸被选中,从此便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尽快掌握修理技术,他虚心请教,苦活累活抢着干,经常学习到深夜,工作之余还把地沟擦拭得干干净净,受到师傅们的赞许。按常规,修理工3年出师,但他不到2年就可以独立工作。
1992年夏季,车队急缺钣金工,车队领导看到他工作踏实、接受新技艺能力较强,动员他改行。一些朋友劝他:“你已经出师,没必要再去适应新工种,再说钣金工劳动强度大于修理工,还得从头开始。”但他不为所动,服从领导安排。当时矿石粒度较大,不仅在卸矿过程中经常将挡板砸掉,而且遇到大块卸偏时可能导致车辆侧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常帅文经过认真分析,在车辆大厢尾部进行改装,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1994年9月,他再次服从厂里安排,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由于常帅文有从事修理工和钣金工的经历,很快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2005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露天采剥能力的不断扩大,矿山公司急需从各单位招聘一批优秀的驾驶员。当常帅文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招聘。当时,在选矿一公司承包运矿车辆的常帅文吃苦耐劳、懂经营、会维修,已掘得第一桶金。放弃赚钱的机会,到作业条件恶劣的露天矿工作,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他却说:“我17岁参加工作,是企业给了一切,如今企业有需要,我不能光顾自己赚钱。”于是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转让出承包的车辆,来到矿山公司,主动接过车况最差的载重20吨中环车。
坚守是一种境界2005年10月,洛钼集团购回一批载重45吨的TR50矿用自卸车,该车每辆价格达256万元,具有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安全性能好、作业效率高、载重量大、皮实耐用等优点。但该车的缺点是备件价格高,发动机和变速箱全是原装进口,价格分别为34万元和60余万元。要想保持较高的运转率、完好率和作业效率,离不开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驾驶员队伍。作为机台长,常帅文经常教育引导全机台人员在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40余个润滑点、清理空气滤芯、升降系统、冷却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三勤、三检”“三报班”,发现问题限时整改,杜绝了设备带故障作业,确保完好率和出车率。一次,常帅文上零点班,在接班后发现变速箱油色泽度较低,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机油散热器发生故障,导致冷却水进入变速箱中,避免了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不久前,他在接班后例行检查时听到发动机声音异常,最终确认喷油摇臂凸轮轴磨损,仅一次把设备事故消除在萌芽中。
为确保车辆安全生产,他加强机台人员安全教育,建立车辆运行台账,严格岗位操作规程,并把听到的典型案例讲给同事们,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连年来,所在机台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针对车辆老化严重、备品配件消耗量大、油耗和材料费用居高不降的不利因素,常帅文带领机台人员加大修旧利废力度。2018年单车油耗为0.0814kg/tkm,完成运输功25.1万吨公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1年的经历,锤炼了常帅文过硬的修理和驾驶技术。2017年9月,由洛阳市总工会主办、集团公司协办的“洛钼杯”矿用车驾驶员技能大赛中,常帅文以笔试第一进入预赛,在决赛和测评过程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竞赛第一名。2018年4月27日被洛阳市总工会授予洛阳市“首席员工”称号和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常帅文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逢车辆发生故障,他总是积极协助修理工及时进行维修,主动加班加点,不计较报酬,有时甚至顾不上照顾家人。说到家人,常帅文满心愧疚。和他相濡以沫20余年的妻子患上了重度肾病和乳腺癌,但由于矿用车车况较差、生产任务繁重,回到家中往往是妻子拖着病弱的身体还要照顾他。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常帅文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据统计,他累计献血2800毫升,用实际行动传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正能量。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能赢得普遍尊重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由于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常帅文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描绘出了绚丽的人生画卷。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