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劳务培训刻不容缓

2017年08月18日 8:36 30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很多施工项目正在向地下、往高空发展,现代技术、新材料、智能建筑、智慧工地等正在加速推广和演进,施工企业急需要补充大量有专业技能、高素质、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一线建筑工人,以适应建筑业发展形势的需要。然而在实际管理中,建筑企业用工荒持续存在,高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阶层一直未能形成,这其中关键是对劳务的培训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工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型。
  当前体制下劳务培训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硬伤,导致劳务培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一是培训的有效性不足,缺乏吸引力。比如培训的高成本让农民工敬而远之,培训内容的不适用、培训缺乏针对性等,使大多数由政府主导的此类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建筑企业参与意识不强。因为当前的劳务班组往往都是通过市场采购,不是建筑企业的固定人员,加之大多数建筑劳务都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流动性很强,企业根本不可能花大价钱去培训农民工。而劳务公司因为和农民工也是较为松散的附庸关系,劳务企业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成本用于农民工培训。三是建筑产业化进展缓慢,高技能工种刚性需求不足。比如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占比不到总量的5%,导致技能工种刚性需求少,企业创新不足。四是培训工作的主体不明确,地位不清晰。政府往往既主导又参与整个培训的实施,而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缺乏科学性,行业协会无法发挥牵头作用,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细化市场准入条件,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等。
  早在2015年3月,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建筑产业工人进行培训的目标、范围和具体要求以及有针对性的举措等。笔者认为,就当前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建筑工人培训必须要以劳务培训为中心和重点。要通过推进部分劳务培训的社会化、公益化;通过科学甄选培训内容、形成企业培训资料库;通过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建筑劳务的培训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通过加快劳务公司改革,推进农民工与劳务公司建立劳动合同,推行实名制管理;通过厘清总包和劳务公司的关系,明确各自培新职责等举措,强制推行劳务培训,形成各方高度重视、培训齐抓共管的科学机制。
  时代在前进,技术在进步,建筑劳务培训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节奏,有的放矢地抓紧抓好。须知,只有有效提升了劳务人员的技能和水平,才是推进建筑业施工管理有效提升的治本之举。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