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部分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光伏企业双反
2015年12月25日 8:59 2954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光伏 作者: 查道坤
在宣布对中国大陆光伏企业延长价格协议之后,欧盟又开始对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光伏企业下手了。12月2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部分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光伏企业进行“双反”,征收53.4%和11.5%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欧光伏“双反”以价格协议收场之后,陆续有中国大陆的光伏企业退出欧盟的价格协议,通过第三方光伏企业或者中国台湾的光伏企业出口到欧盟市场,以此来规避“双反”。此次欧盟对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光伏企业实施“双反”,在业内人士看来,无疑是针对中国大陆光伏企业,封堵这些企业的反规避渠道。
SolarWorld副总裁米兰·尼兹西科表示:“太阳能行业内仍存在违规因素。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我们对真正合法的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生产商没有什么意见,但我们已经看到,仍有很多生产商试图违规。”
欧盟委员会的反规避调查称,尽管绝大多数生产商合法,但是有一些部件转运、虚开发票以及层压组件作为电池被进口的证据。一些公司自称是制造商,但被发现没有任何生产设施。
在中国和欧盟之间以价格协议的方式,化解了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争端之后,就不断有中国的光伏企业退出价格协议。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从今年6月份开始,就先后有阿特斯、昱辉阳光、中盛光电、正信光伏等6家光伏企业退出中欧光伏价格协议;在12月份,天合光能也宣布退出中欧光伏价格协议。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退出欧盟价格协议之后,公司将通过海外工厂继续向欧盟市场供货,公司的海外工厂是天合投资的自有产能,海外工厂的产品也将同样通过内部评估和第三方的IEC和UL产品认证后方可销售,海外工厂的任何工程变更也是由总部控制和批准的。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工厂的质量是没有差异的,海外工厂将是公司销往欧盟光伏产品的重要渠道。”
也正如天合光能一样,中国的光伏企业退出中欧光伏协议,并不意味着失去欧盟市场。目前,中国大陆不少光伏企业通过东南亚和中国台湾的光伏企业,或者通过在海外建厂的方式,来规避欧盟的“双反”关税。
“欧盟此次是为了封堵中国大陆光伏企业的反规避渠道,这对企业肯定是有一定的冲击。如果欧盟增加对东南亚国家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那么中国大陆光伏企业反规避渠道就会被堵死。”光伏专家赵玉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