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短缺 光伏制造业危机重重

2015年09月15日 9:22 33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日前向PV-Tech证实,其将关闭其总部位于瑞士的精密切割系统(PWS)线锯业务,并且停止其“Solion”离子注入产品的开发。
  在给PV-Tech的一份澄清退出太阳能业务部门的声明中,应用材料指出,其将继续为现有Solion离子注入机客户提供支持。在其此前的收入电话会议中,应用材料的首席财务官Robert J.Halliday表示:“我们还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在(财年)第三季度我们的非GAAP运营成本为5.76亿美元。在(财年)第四季度我们计划将其减少至5.55亿美元加减一千万美元。我们在太阳能领域采取进一步行动,即终止我们的硅片切割和太阳能离子注入生产线,使得第三季度一次性费用约为五千一百万美元。”
  近日易津资本旗下(苏州卓燝)Suzhou ZhuoJing Investment Center以约一千三百六十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光伏制造设备专家Amtech Systems旗下离子注入设备子公司凯世通(Kingstone Technology)的多数股权。
  易津资本的执行合伙人陈方明表示:“AMAT是一家受人尊敬的高精尖技术型公司,几乎为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关键设备,此次其离子注入产品在光伏领域的全面停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光伏领域资本开支不足,下游需求不够旺盛,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压力。
  易津资本收购离子注入技术源于对光伏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可以为离子注入在光伏领域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AMAT离子注入退出光伏领域还有2个重大因素:
  1、性价比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
  2、技术被对手超越;
  AMAT在光伏领域离子注入设备技术与产线不匹配,无法发挥其价值,价格高昂与竞争对手比毫无优势。上述原因是迫使AMAT公司放弃该技术在光伏领域的主要原因,犹如当年的杜邦面对广州儒兴的强劲竞争放弃铝浆产品一样的道理。
  目前AMAT在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凯世通有望全面取代其在光伏离子注入领域的地位;凯世通的离子注入技术目前使用成本低,可以为客户提供低成本实用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相比AMAT3000万对应50MW产能的昂贵设备支出,每年耗材需要300万同时不保证产品效率,凯世通提供的方案只需1500万人民币,每年的使用费用不超过50万。将目前P型单晶电池改造成高效N型双面发电电池,投资额1500万,设备可回收成本不到1年,同时该设备可以不断的为产品技术升级提供支持。
  凯世通表示,预计2015年年底使用该技术可以将N型电池的效率提供到21%,2016年底达到22.5%,2017年底达到23.5%,凯世通除了提供核心设备,将提供整套的升级技术和工艺。2015年公司已获得5条产线订单,预计2016年将出货15条设备,实现3亿收入,2017年将出货60台设备,实现10亿收入。
  新一轮高质量的扩张在即,凯世通正在瞄准光伏领域的机会,但是光伏的发展不能再走原来的老路,易津资本开始全面布局及定位:
  1、原有应有材料AMAT的20余家客户有机会转移到凯世通,凯世通将成为光伏领域独家的离子注入设备商。
  未来公司将离子注入这一有价值的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德国西门子目前在张江医学院区成立了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该技术用在精准化疗领域,是医疗设备技术上的皇冠,一台设备的投入数十亿元,该设备目前西门子属于全球垄断技术;凯世通计划将离子注入技术结合医学导航技术在未来5年内将开发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创造千亿价值。
  2、凯世通将打造新的光伏技术生产圈,高效N型电池,配合新的光伏电池浆料:正面新型银浆(目前只有杜邦生产,易津资本布局的企业正在研发该产品,预计2015年底量产)背面铝浆产品,光伏技术最核心的技术:高端装备与核心辅料,附加值最高的也在该领域。
  应用材料终止离子注入技术在光伏行业的与硅片切割设备业务,充分说明当前光伏领域资本开支不足,行业资金链紧张,新的资金补充严重不足。外资上市公司短期有业绩压力,暂时不能贡献收入与利润的部门选择性放弃,对公司长远发展而言并非最佳选择。目前光伏领域技术进步加速,随着成本的日趋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新一轮高质量的扩张在即,易津资本旗下企业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接盘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新财富故事正在进行。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