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企“联”动正起航

2015年05月27日 15:23 44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拾起撒落一地的珍珠,串联起来就是一条相互融合的项链。位于陕西宝鸡市的“中国西部钛企联”正在把一颗颗撒落的珍珠连在一起,构筑众多中小钛企融合的“大项链”,从而实现钛企“联”动的起航。
  5月21日至23日,在2015年中国钛年会宝鸡钛展中心,宝钛集团展厅左侧的一个由柱子耸立搭建的展厅十分独特,四根蓝色、银色相间的圆柱托着一个环绕的大圆圈,圈柱外镶嵌着不一样的数个商标,“中国西部钛企联”七个大字浓缩了展厅的特色“联”。记者来到这个展厅,明显感到这里的钛产品从海绵钛到各种钛加工材产品真是琳琅满目,可以说是喻意聚钛生辉的“钛品总动员”。记者了解,这就是因“互联网+”走红的西部钛企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参观了钛企联仓储中心、产品展览室,感受到了“钛品总动员”中一颗颗撒落的珍珠串在一起尤如展厅四根蓝色柱子托起的“大项链”,产生了中小钛企“联”动起航的作用。各家企业的产品携手聚集,面对市场,共赢共进,实现了产品大融合,增强了市场防御能力,钛企联在“钛品总动员”中已正式联动启航。
  “联”动起航中的信息库
  钛企联由六家民营企业发起设立,主要是依托宝鸡钛谷400多家涉钛企业的丰富资源,为涉钛企业搭建现货交易平台。钛企联所在宝鸡钛企信息摸底建档,从产品、产能、人才、质量等方面建立信息库,从而构筑企业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资源共享保障,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给客户提供一个了解公司、产品、产能、质量等信息快速反应的市场供需平台,迅速开拓出新的市场。
  “联”动起航中的大融合
  构筑信息平台是为了实现钛企资源的优势整合,达到将每一颗珍珠串联发展的大融合。
  钛企联董事长郑永利介绍说,宝鸡地区有400家左右的涉钛企业,主要以生产型、贸易型企业为主。生产型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量的库存,按120家生产型企业平均15吨库存计算,库存量约为1800吨,这必将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不改变这种现象,将库存产品转化为货币,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会制约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在面对国内、外大企业和大型仓储商洽谈贸易时难以凸现宝鸡钛企业的整体优势,还将导致兄弟企业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
  因此,钛企联搭建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了产品资源联合体,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实现联合体内企业良性闭合销售。下步钛企联要建立加工设备资源联合体,从而实现资源和装备的合理匹配,通过钛企联仓储平台为客商提供优质产品,避免多重物流环节,减少企业间的无序价格竞争,为宝鸡钛企业发挥综合产业优势开辟出一条新路。
  “联”动起航中的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时髦的字眼,却是一个发展的趋势。科技信息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谁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传输的已经是一种新经济时代的理念。钛企“联”动起航实际是在融合步入互联网+的时代。从钛企联实际工作运行中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钛制造企业的耦合,这或许是钛企联迈出了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
  据悉,钛企联已经着手全面建立完善钛材和有色金属制品现货仓储库房及即时的库房数据更新系统。面向全球定点仓储销售公司,保护库房现货数据全面无缝对接及数据及时更新。同时确保国内、外贸易与生产紧密合作,双方可根据现货订单、预期订单同步进行生产。如今,钛企业现货仓储逐步打通了外部客户群体的通道,通过国内、外展会形式,推广钛企联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
  钛企“联”动正起航
  信息库、大融合、互联网、物联网,钛企联正在积极探索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钛之路:伴随“宝鸡钛谷”项目进一步推进,形成以宝钛集团为中心的宝鸡钛产业集群,逐步建成包含仓储、物流、金融、结算、现货交易、信息、质检及产品研发等板块,以改善国内钛企业价格无序竞争的局面为己任,以打造中国第一家综合大型高端钛材及制品的仓储销售平台为目标,进而在全球钛材生产、检测、包装、物流、交易、信息、人才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则难。”钛企联在“联”动效应中化不利为有利,就像展厅里的四根蓝色、银色相间的柱子一样,将一个个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托在一个拳头上出击市场走四方,让一颗颗撒落的珍珠“联”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水平,助推中国钛产业的科学启航。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