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放下“双反大棒”可实现“双赢”

2015年04月16日 9:17 24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作者:

  澳大利亚于4月7日公布了对中国进口之太阳能产品倾销的调查结果。根据澳大利亚反倾销调查局所发表的文件,该局认为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等商品之倾销幅度不足以对澳大利亚太阳能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澳大利亚裁定将终止调查。
  2014年5月,澳大利亚唯一的光伏面板制造商Tindo Solar,指控中国竞争对手为抢夺客户而以低于成本价出售产品。随后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作出决定,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该公司称,中国光伏面板占澳大利亚面板市场的80%份额,澳大利亚光伏产业每年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价值约为3.93亿美元。
  不过,Tindo Solar的立场并未得到澳大利亚其他企业的支持,因为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总安装量约达到800兆瓦,而TindoSolar目前产能依然少于10兆瓦。虽然个别业内人士认为进口廉价电池板的质量差强人意,但各大厂商并不承认澳大利亚市场存有倾销的任何概念,因为他们担心“牵一发而动全局”,任何裁决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一的光伏资源,系统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光伏发电的成本几乎只有德国光伏发电成本的一半。加之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得澳大利亚光伏市场增长迅速,截至2014年12月,安装有2.3GW的太阳能系统。
  然而,澳大利亚本土光伏生产企业寥寥可数,这与美国、欧盟和加拿等有很大的区别。据澳大利亚预估,该国将在2014年进口价值约14亿澳元的太阳能面板。而澳本土的组件产能约为100MW,在供需极度不平衡的状况下,澳大利亚非常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优质组件。
  因此,此次澳大利亚终止相关调查意义重大。除了减少中国对澳大利亚4亿美元光伏产品出口受到影响之外,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可能会让那些准备跟风的国家减缓或者是放弃相关的决定。
  市场人士认为,澳大利亚这样做对两国光伏产业是“双赢”。如果澳大利亚执意要发起“双反”,势必会抬高中国光伏企业出口价格,这样就影响澳大利亚自身的安装量了。而我们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内企业的出口份额,另外也可以减缓国内的供应压力,后期向澳大利亚出口量可能还会继续增长。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