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机对中国式泡沫发出警示

2009年11月30日 10:24 14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迪拜世界债务重组和暂停偿债的消息一经传出,国际资本市场立刻发生剧烈的波动。在证券市场上,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受迪拜债务危机拖累最大的欧洲股市跌势较大,港股27日暴挫近5%,A股也大幅回调,沪市在26日起的两个交易日跌幅约200点。总体来看,迪拜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近期投资者的信心遭受打击,美元、日元和各国国债成为资金避险的场所,新兴市场、股票和商品市场则遭遇了资金的流出。
  目前,中国国内投资者关心的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迪拜事件是否可以与去年雷曼兄弟的影响“媲美”呢?现在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以中国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为代表,虽然全球金融市场都做出了剧烈的反应,但他们的本能反应是“这事儿与我们无关”,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是这样,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时候是这样,现在迪拜倒债事件,依然也是这样,他们的立场和观点等于是在说全球资本市场与中国无关!另一派却是以有新兴市场教父之称的邓普顿资产管理执行主席麦朴思为代表,他警告称,迪拜事件,加上越南盾贬值,他预感新兴市场将发生一次显著调整。至于调整幅度,他称,在一个牛市周期,股市回落20%亦非不可思议的事,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当然,麦朴思也指出,投资者现时仍有充足时间分析事态,暂毋须仓促走货。
  在安邦看来,虽然迪拜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度暂时仍有待观察,但其影响显然是不容低估的,迪拜的债务危机实际上唤醒了投资者对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警觉。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同为阿联酋成员的阿布扎比政府将有限度地出手援助迪拜,不过迪拜危机的后继发展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迪拜世界的债权人是否会与迪拜政府达成债务重组协议,迪拜世界是否会大幅甩卖其旗下资产以偿还债务,而此次危机对深陷其中的汇丰控股、巴克莱金融机构又会造成怎样的打击?同样债务沉重的希腊等经济体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迪拜,并引发金融市场的连环反应?这些问题都还是未知数,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迪拜这颗明星的陨落,也能够给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教训。迪拜以金融融资和发展房地产起家,石油美元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涌入,在近些年支撑着迪拜房地产价格的快速提高,棕榈岛和尚未建成的迪拜塔是其标志性建筑。而反观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同样在过度依赖着房地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如果房地产泡沫在未来持续酝酿并最终破灭,这给国内普通民众、商业银行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势必将造成沉重的打击。
  同样,迪拜世界也是一家靠债务高杠杆运营的企业,虽然其各类资产超过900亿美元,但其中很多都为流动性很差的不动产,而其欠债规模就达到了590亿美元。这样的财务状况所隐藏的债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一旦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如去年的金融海啸爆发),这些潜水炸弹就会被引爆。而观察国内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举债状况,在此轮大规模基建投资的过程中,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比率同样过高,后续的还款能力很成问题。这种情况若遇到经济大幅下滑的时期,其所蕴藏的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并将整个宏观经济拖下水。
  安邦认为,在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和资产价格上涨感到很乐观之时,迪拜债务危机也许爆发得正是时候,它可以给那些头脑过热的投资者浇一盆冷水。而对中国政府来说,对资产泡沫酝酿和地方高负债风险要提高警惕,这应该成为迪拜危机带给中国的最大“礼物”。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