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将迎来新的竞争和机遇
2009年11月30日 8:52 128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新的减排目标肯定会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加企业的负担。目前减排对人类社会提出的真正挑战是,以同样数量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以同样数量的产出,我们需要用更少的碳排放。如何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和日常管理活动,关系到企业能否保持和增强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可见,新的减排背景下,我国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转型机遇。
中国减排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生产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新的技术出来,要有新的工艺、新的生产方法、新的运行机制,乃至新的制度安排。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家实施节能减排计划以来,包括技术资金在内的大量资源已经投入到减排领域,技术进步的速度由此显着加快。比如近年来光伏发电的成本,由于技术进步而迅速降低。此外,也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形成全新的产业领域,并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包括电动汽车等等,都是新兴的,有些是全新的产业。而且提高碳排放生产率的竞争,将改变已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配置格局,在碳排放总额受限且可交易的条件下,实际碳排放将更多地向碳排放生产率高的地区和企业倾斜。
国际碳排放的市场发展来看,全球自愿碳减排标准主要集中在欧洲,国际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配额交易和自愿交易市场。前者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后者则从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方面考虑,自愿进行碳交易。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交易市场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包括欧盟的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据估计,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将高达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中国有望占据三成以上份额。我们已经在制造业上尝尽“跟随者”的苦头。在节能减排交易中,如果不及早行动树立“中国标准”,被动局面将延续下去。尽快建立完善碳自愿减排市场平台,推动碳自愿减排机制的形成已成为必然。
可以预见,碳排放生产率高的地区和企业,将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占得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而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掀起的低碳发展观念,就是一场国家间的发展竞争,这场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有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国家实际上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在这场竞争中,中国有不少的有利条件,比如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的环境中,我们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比如电动汽车,中国有些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有些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是领先的,或者有领先的可能。我国的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可以为诸多减排新技术提供商业化、市场化的前提条件。随着近期低碳研究学院的设立以及中美之间新能源合作的确立,我国的低碳产业发展将带动着我国的经济走向“低碳时代”。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