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曝产业链问题 价格上涨引发通胀危机

2009年11月27日 9:14 35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资源价格上涨,会引发通胀吗?
  电贵了,油贵了,气也贵了,新一轮的能源价格调整大幕已经拉开。对于能源的这种趋势,政府,企业和居民各有各的看法。
  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可以说是今年国家改革工作的重头戏。发改委认为,今年以来,多项重大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渐次推进并已取得显著成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曾表示,现在是调整资源能源价格的好时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关键时刻了。在这个时刻如果一些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理顺了,那么对于进一步调整结构、推动经济合理发展、搞好资源有效的分配和高效利用这方面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在是一个理顺价格的重要契机。
  能源价格的上涨对于企业而言是加大了企业成本,企业的盈利空间会有所降低。江浙一带的中小制造业老板更刚在金融危机中喘了口气,元气还没恢复,又要增加成本,最终难免要给产品提价。
  但另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转型。有专家表示,资源价格过低,是鼓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因此应该提高资源价格,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有益的。
  居民在能源的“涨声”中最直接的感受恐怕就是,什么都贵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日常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和依存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煤炭、电力、成品油、燃气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产品价格逐年上涨,对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了。这种节约型的消费理念是好的,不过暂时的代价也是十分可观的,工资有限的情况下,也难怪有人对改革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了。一些市民根据以往多次价格调整的经验,认为价格改革就是涨价,因此对其非常担忧。
  此外,对于人们关心的能源价格涨价来势凶猛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胀的问题,尽管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拒绝置评,但专家们似乎并不担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曾表示,目前全国整体物价指数仍然偏低,油价高企虽然引发了社会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但从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来看,现在不必担心通胀。从目前的数字来看,选择这个时期推出资源价格改革是明智的,目前仍然是资源类价格调整与改革的时间窗口。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郝康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未来两年出现高通胀的风险基本不存在。
  从各券商、机构的分析来看,目前市场较为看好能源类板块,不少基金也在此领域有所增持。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在价格转轨的过程中,行业中存在着阶段性取得超额收益的机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1] [2] [3]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