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曝产业链问题 价格上涨引发通胀危机
2009年11月27日 9:14 3587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相关新闻
LNG厂由暴利到微利
今年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让城市燃气公司有些尴尬。燃气公司有关人士说:“天气骤降市场需求大增,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气到处卖都卖不出去,被迫停产。”
2006年,中国只有新奥燃气、绿能高科、新疆广汇和海南海燃4家LNG生产厂,它们通过将气态天然气液化后输给下游用户。“那时生意好做,要货的人每天排队,根本不愁卖。”上述人士说道。
根据息旺能源统计,2006年,4家LNG厂日总产能约200万立方米。2008年至今,重庆民生、山东泰安、山西港华、四川达州汇鑫等新项目投产后合计新增日产能395万立方米,全国LNG日生产能力超过600万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00%。
面对供应量大幅增加以及金融危机下中国燃气需求增速放缓,LNG生产企业遭受了一次重创。燃气公司人士说:“去年每吨可卖6000~7000元,今年5、6月份只能卖3000~4000元。过去,卖一吨可以挣上几千元,现在不只是微利,有时还要亏本。为了保下游供应合同,不能断供,有时只能外购高价气。”
这位人士称,暴利时代已过去,未来国内LNG市场存在短时间的供过于求,只有等几年,扩大下游市场后才会供需平衡。国产LNG供求失衡还在加剧,新建和拟扩建的LNG项目正预备上马,而2008年后新建项目整体开工率却不足50%。“燃气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暴利不会出现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只会在源头和上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1月26日宣布,参股50%的曼格什套投资公司通过哈萨克斯坦股票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完成购买曼格什套油气公司100%普通股股份的交易。
曼格什套油气公司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民营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该公司拥有36处油气田,在哈萨克斯坦拥有15个石油和天然气田的勘探和开发特许权。至2008年底,曼格什套油气公司剩余原油可采储量约为3.7亿桶。
曼格什套投资公司是中石油所属的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按各自50%的比例在荷兰成立的合资公司。
中石油称,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此次交易提供了全额贷款。此次的收购交易是今年早些时候中哈签署的价值1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交易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通过石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接收原油,该管道的运输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约7300万桶),目前两国正计划将运输能力翻番。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