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009年电价调整全方位解读
2009年11月26日 8:51 728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电力新闻网 分类: 相关新闻
部分电网企业4年才可扭亏
“电价上调肯定是好事,但由于只剩40天了,今年电网企业扭亏肯定无望了,明年的经营形势整体将趋向好转。”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那么明年电网企业到底能否借此次电价调整扭转亏损局面呢?是否真如部分人士算出的增加720亿元的天价利润呢?
“这些人的算法是以两大企业的售电量直接乘以这2.8分钱。其实这种算法是非常无聊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首先这2.8分钱并没有完全给电网公司,因为里面还包含0.2分钱的脱硫加价,另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也提高了,真正落实到电网公司头上没有多少。其次,不要忘了去年上网电价还上调了2分钱。最后,相对于电网公司每年庞大的投入来说,增加的这点利润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以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21235亿千瓦时的售电量来算,就算2.8分钱全部给国家电网,增加的收入也不到600亿,而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2009年每年的投入就是3000个亿。如果再加上以前的巨额投入,这点利润根本不算什么,甚至可以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但总的来说,上调电价后,电网企业肯定不会亏损了,但要想盈利多少根本谈上不上,与外界所说的‘暴利’更加不搭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本网记者。
而据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人士透露:“尽管销售电价上调了,但今年仅剩40天,国家电网已无法扭亏,明年估计将能恢复正常盈利水平。”
尽管电网企业整体形势好转,但具体到各亏损的省网公司,电价上调带来的减亏作用却非常有限。
吉林省电力公司财务部主任武永海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目前已经按国家的部署,将非居民用电价格上调了2.8分,但从吉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调价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亏损情况。
“截至今年10月底,吉林公司已经亏损11.6亿元,根据我们的预计,全年亏损额度将达到15亿元。按照调价前我们的测算,销售电价要上调9.85分才可能实现公司的整体扭亏。也就是说,此次电价调整后,我们仍面临7.55分左右的电价缺口。而且这次销售电价虽然上调2.8分,但同时将从各方面增加0.5分左右的购电成本,因此,我们实际得到的电价增收为2.3分。由于去年不但有上网电价上调增加的成本,国家在节能减排措施中,提出的由电网企业承担的对发电厂脱硫成本的电价疏导,也增加了电网购电成本。所以此次电价上调只是部分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亏损局面,减亏左右非常有限,光是弥补今年15亿元的亏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武永海说。
而对贵州电网公司市场部副主任刘明忠而言,如果上网电价不调的话,对贵州电网公司而言,是比较合适的,但现在上网电价也上调了0.3分钱,销售电价上调的幅度就偏低了。据他估计,贵州电网2008~2009年积累的亏损,光靠此次电价上调增加的利润要用4年多的时间才能弥补回来。
“贵州这次销售电价只上调了2.61分,对我们扭亏工作来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到今年9月,我们亏损5亿元,由于今年只剩下40天,再加上贵州这次上网电价也调了,水电是上调0.5分钱,火电脱硫电价是上调0.2分钱,贵州水电占30%,火电是70%,折算下来,上网电价大致上调0.3分钱,综合下来此次上调的电价只有2.31分。所以对今年而言,扭亏效果有限,预计全年亏损在2个亿左右。2010年,可能扭亏效果要明显一点。贵州目前省内售电量是600亿度,其中有10%的是居民用电,所以上调的部分只有540亿度,西电东送电量是450亿度,但这次没有调整,也就是说,如果刨去2008年国家对贵州的上网电价是上调的1.64分,实际上增加的属于利润部分的电价只有0.67分,那么2010年增加的利润大约有3.6亿。2008年,贵州电网亏损了14.5亿,2009年按亏损2个亿计算,也要4年时间才能把这两年的亏损补偿回来。”刘明忠向本网记者算了一笔账。
而对于居民用电占较大比例的基层电网企业而言,情况更不容乐观。以河北邯郸某县电力局为例,该局售电量在3亿左右,此次河北销售电价上调2.88分,一年仅能增收400余万元,而该局2008年亏损便达540万,今年根本无望扭亏。
属于地方电力的川东地区某电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网记者:“此次四川上调价格为2.24分,虽然可补偿去年上调2分钱的挂账,但要全部弥补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因为占公司30%以上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没有调整;二是公司90%的电量都是从大电网趸购,而大电网目前对公司的趸购电价也在进行调整;三是其余各类售电成本保持正常增长。”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