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机构:全球面临天然气供应过剩
2009年11月20日 8:59 1535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国际能源机构近日预测,全球面临天然气供应过剩,这可能将迫使一些国家放弃新建液化气接收站的计划,并封存相当大部分现有接收能力。到2015年,天然气输送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过剩容量将增加到至少2500亿立方米,达到2007年富余容量的4倍多。
在过去20多年里,由于天然气具有资源丰富、利用广泛、使用方便和排放清洁等特点,在全球能源需求急剧增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和石油产量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世界天然气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人们普遍认为,天然气有望逐步取代石油,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天然气产业发展,将液化天然气列为优先发展燃料,促使天然气产业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产业之一。过去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投资天然气气田产能建设、跨境输送管道和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与石油产业一样,世界天然气产业也受到冲击,面临市场消费需求急剧减少和价格下降的局面,天然气市场由保持高价的供需紧平衡状态,逐渐转向价格直线下降的供需松平衡状态。200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天然气需求量仅增加1%,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2.5%,低于过去10年平均增长速度,而天然气产量却增加了3.8%,高于过去10年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09年以后,全球天然气消费需求量更是急剧下降。
在此背景下,国际能源机构对全球天然气供求关系作出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分析和评价,既和当前世界天然气市场相对低迷的现状有较大关系,又同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积极开发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有关,同时,也考虑到了过去几年全球天然气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的投资“过热”所带来的供求不能同步增长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天然气资源分布和消费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因此,所谓的天然气过剩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由于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与管道的输送和接收设施密切关联,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开放的天然气市场还没有形成,所以,即使在今后几年内出现天然气过剩,那也一定是区域性的。此外,主要消费国的天然气消费结构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天然气消费结构比较均衡,欧洲国家以城市燃气为主,日本和韩国以发电为主,天然气过剩问题可能出现在需求弹性较大或其它能源替代性强的消费国家,而对刚性需求较大的国家来说过剩问题不大。从长期看,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预计,全球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