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产业吸金:蕴含140亿美元市场
2009年11月19日 9:1 334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市场角逐者
中航工业集团预测显示,2008年至2017年,全世界将新生产直升机20267家,总产值将达到1398亿美元,年均约140亿美元。加上改进改型,年均产值应在200亿美元以上。而直升机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比率在1:10,以我国在未来20年内生产3000架直升机计算,平均每年直升机工业本身和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50亿元。这里不包括直升机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旦市场开放,掘金者绝非中航直升机一家。
“目前国内民用直升机市场,有一半是中航工业集团提供的。”18日下午,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总设计师吴希明向本报介绍说,“还有部分是俄罗斯和其他国家进口的直升机。”
记者了解到,包括欧洲直升机公司、阿古斯塔·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等,或以合作或独立进入到中国市场。
据欧直公司透露,该公司已经向中国销售了150多架直升机,2008年,欧直在中国实现了882万美元的年收入。
“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直升机公司,中航工业直升机在发动机以及一些配套产品的技术还是稍显落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本报说。
实际上,中航直升机已经通过旗下公司分别与世界先进的直升机生产商进行合作。“比如与阿古斯特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与欧直公司就6吨民用直升机EC175/Z15进行合作生产。”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说。
今年1月,中航直升机还携手俄罗斯罗斯托夫直升机联合公司共同研制新一代重型直升飞机。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