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产业吸金:蕴含140亿美元市场

2009年11月19日 9:1 33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周津就职于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近年来,他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了中国的航空产业。“美国的直升机产业发展已经很健全了。而中国还在起步阶段,我们看好这个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家管理着5000亿美元的鹦鹉螺资产基金管理公司亚太区的主席,周津坦言,针对还在萌生阶段的中国直升机产业,“先进者先得。”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投资的环节包括“比如从制造环节、从直升机的金融租赁环节等等。”
  实际上,对直升机有兴趣的基金公司并不是鹦鹉螺一家。相对而言,其他基金公司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我们预测,未来中国的直升机需求将达到3000架。我们的发展空间很大。”11月18日,在“2009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上,中航工业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董事长李方勇告诉本报说。
  据李方勇介绍说,截至2008年,中国通用飞机保有量仅为898架。通用飞机制造业年营业额仅2亿12美元左右。其中民用直升机仅有174架。
  直升机市场萌动
  对于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而言,此前的直升机多适于军用,民用领域因为低空通飞未开放,因此尚属起步阶段。
  “汶川地震将带给这次产业新的发展需要。中国亟待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而直升机是最好的工具。”周津如是说。
  而从周津处,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有意携手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以此介入中国直升机产业链条之中。
  成立于2009年2月的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是由中航工业集团与天津市共同组建,注册资本80亿元。
  作为中航工业集团的战略业务板块之一,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拥有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制造厂三家子公司。而新成立的中航直升机天津生产基地尚无实现批量生产。“我们预计今年年底有两架直升机下线,明年进行批量生产,具体产量要视市场的需求而定。”李方勇告诉本报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拥有12446架直升机,俄罗斯有3030架,就连中国的近邻日本拥有的直升机达839架。中国尚不及美国的1.4%,不及俄罗斯的5.7%。
  “世界平均每百万人口拥有5架直升机。我国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直升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十分之一;如按国土面积计算,我国每10万平方公里才拥有1.3架直升机,为美、英、法、日、俄等西方八国平均水平的五十分之一。”李方勇如是说,而这将带给中航工业直升机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我们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直升机需求将达到3000架。”
  实际上,作为中航工业集团的战略板块,直升机虽然匹量不大,但其亦是该集团公司2017年“万亿”销售目标的板块之一。
  “集团给我们的任务是,到2017年要完成产值300亿元人民币。”李方勇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而未来三年内,直升机公司也将登陆资本平台。“目前还没有确定到底以哪个上市公司作为我们整体上市平台,可能会进行IPO方式进入。”
  “未来产值和产量都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李方勇坦言。而不可否认的是,直升机市场启动在即。
  “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低空开放的政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制造司副司长李巍告诉本报说,“一旦开放,将对直升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李巍同时透露,工信部作为工业主管部门亦在加紧“中国航空领域市场规划”政策的出台。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