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企谋长期合同 价格上涨是潜在风险
2009年11月19日 8:49 2776次浏览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电企谋长期合同
正当人们集中关注电力、天然气涨价问题时,“背后的力量”煤炭的价格却静悄悄地完成了大幅上涨,并可能继续向更高价格攀登。日前,有消息称,2010年度电煤标杆价即将出台。据了解,由于国内外煤价上涨、电厂库存下降、雨雪天气不断等因素的影响,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10年度电煤合同价格将继续上涨,涨幅恐怕超过5%。
有数据显示,目前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煤炭交易价格已涨到660元/吨,比10月1日价格高出50元之多。而受大范围降雪影响,我国部分省市电厂煤炭库存量急剧下降,电煤告急现象再次发生,一些电厂存煤不足两天。
目前电煤现货价格已经比2009年长协价格高出60元以上,如果按照这样速度发展下去,那么明年电煤标杆价很可能突破700元/吨,届时电力成本将再上一层,那么今年电价上涨带来的微薄利润将再次化于无形。
由于煤价的不断上涨,中断了3年之久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又开始引人注目。一些电企开始迫切希望与煤企达成长期电煤合同,以保证电煤供应,消减价格上涨风险。
与国际煤价同凉热
在不断提高价格的同时,明年煤价与国际接轨或重新提上日程。
长期以来,国际煤炭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因此,煤炭企业一方面加大出口力度,一方面要求煤价与国际接轨。但是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煤炭价格并没有随国际煤炭价格下跌而下跌,相反煤炭保持坚挺,使得煤炭价格形成倒挂,而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煤炭净进口国。今年以来,在咬紧牙关坚持不降价的同时,煤企抓紧时间整合国内煤炭资源,努力获得更强势控制力,当这种整合与地方政府利益紧紧捆绑一起的时候,大型煤企就牢牢地控制着国内煤炭价格,并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
与国际“接轨”,最初由石油企业提出,当能源价格改革率先从煤炭、石油企业开始的时候,由于政府难以为油价波动而买全单时,企业只能通过价格调整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这种转嫁风险的主要条件就是油企行业集中度高,并可以操控国内油气供应。现在,由于山西煤炭的整合大幕已拉开,虽然受到不少浙江老板的强烈抵制,但还算“进展顺利”,其最新数据显示,整合程度已达85%之高。别的一些产业大省,也正在学习山西经验,准备对各自辖区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煤炭生产将呈现出行政化的高度垄断,煤价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将得到空前强化。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