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是中美目前最大的共同利益
2009年11月18日 9:10 342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市场经济地位”未获承认是遗憾
《21世纪》: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致力于在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最终的法律协议”,两国能挽救前途黯淡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么?
吴心伯:我对此并不乐观,中美目前都不太可能在气候问题上有重大突破。美国国内的气候立法进展缓慢,奥巴马又忙于医改,中国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就减排时间表做出明确承诺,所以哥本哈根达成实质性减排协议的可能很小,减排时间和数量都很难具体化。但目前中美两国又希望将哥本哈根作为气候变化问题上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时点,所以才会在联合声明中做出这样的表述,至少表明中美努力的方向。
《21世纪》: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美国一直在催促中国确立减排时间表和具体承诺,但今天的共同声明中确认“双方决心根据各自国情采取重要减缓行动”,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一个让步?
吴心伯:中国在国内的“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制定了节能减排目标,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也介绍了中国国内未来的节能减排计划。美国现在其实就是想让中国把目前国内已经在执行的减排计划,确立为国际减排承诺。但中国还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日程办事情,不急于做出国际承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首要关注还是发展问题。
《21世纪》:联合声明中并没有出现人民币汇率话题,这表明中美暂时搁置这个议题?
吴心伯:这是因为在货币政策方面,中美都有各自的诉求,目前很难达成妥协。美国会提人民币升值问题,而中国会要求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保证中国美元资产安全。
《21世纪》:从联合声明中看,中国有哪些遗憾?
黄靖:虽然声明中提出双方都要反对贸易保护等,但中国并没有拿到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21世纪》:中美两国元首在记者会的讲话又有何信息透露?
黄靖: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谈到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做出这样的表述。
中美领导人在讲话中都强调双方“平等”关系,以前美国总是以教导(lecture)的口吻要中国怎么、怎么做,而现在是“平等协商”关系,“教导”结束了,接下来更多会是美方提议中国做什么。双方未来的关系将本着互利的原则进行。既然是平等的关系,那么就像我刚才对联合声明的分析中提到的,双方的交流应该是经常性并且是制度化的。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