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非法入侵 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垃圾场
2009年11月11日 9:15 1654次浏览 来源: 星岛环球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周英峰
近期,随着广东碣石非法经营走私旧服装问题的曝光,“洋垃圾”一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9日表示,中国需要进口部分固体废物以满足国内需求,但并不意味着打算成为世界的垃圾场。
固体废物并不等同于“垃圾”,有些固体废物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大幅增加,许多资源单靠国内无法满足需求。由于固体废物价格相对便宜,从国外进口并将之有效回收利用,无论经济账还是环保账均比较合算,也符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
当前,中国进口固体废物有严格的法律规定,除了部分国内需求量较大、处理起来负面影响较小的允许进口外,其余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均严禁进口。但据统计,2005年至今,海关部门共查处非法走私的固体废物4万多吨,其中旧服装占很大比重。仅广东碣石一带,每年就加工销售可能充斥着各种病菌的垃圾服装上亿件。“洋垃圾”非法入侵,严重冲击着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更严重破坏着中国本已脆弱的环境。
“洋垃圾”泛滥,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从外因来看,当前全球都在为垃圾污染问题所困扰,每年产生近十亿吨有害废物,90%来自发达国家。由于处置代价昂贵和场地难寻,一些垃圾就被转运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既转嫁了环境压力,又赚取了经济利益。从内因来看,中国一些地方和企业目光短浅,把处理 “洋垃圾”作为发财致富的产业,但从未考虑到由此造成的污染成本远远超过所得收益。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洋垃圾”入侵中国,很大责任在于输出国。对发达国家这种有违公平正义的行为,我们应该警惕并通过各种途径严肃交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自身着手,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行从严打击和综合治理;我们还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新兴产业,帮助群众走上正当致富之路。
中国是世界工厂,每年把数以万计的商品输往世界各地,由此产生的垃圾却留给了自己。中国需要快速发展,中国更需要碧水蓝天,不能再成为世界垃圾的倾卸地。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