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坚定走可持续发展
2009年11月05日 8:55 5071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许多专家认为,低碳能源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低碳经济也是世界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种种迹象表明:低碳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如英国提出,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比于1990消减掉60%,并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德国称,该国环保技术产业有望在2020年赶超传统的汽车及机械制造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于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支出达 110亿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催生一个新型产业,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美国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术,从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发电厂,都制定了宏大的开发计划。这正是对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复苏带来的强烈信号。
我国对发展低碳经济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目前,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启动。江西省也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由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科技部、环保部等国家五部委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于今年1 1月 18日——2 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届时,大会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及主办单位领导,各国驻华使节、商务参赞、国际机构代表,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国内200强及省内重点企业负责人,世界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代 表,各省(区、市)政府代表等国内外重要嘉宾齐聚南昌,共同探索新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二、低碳经济是江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江西能源资源现状决定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
江西是我国能源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之一,常规能源只有煤炭和水力,缺油、少气,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 18.7亿吨,保有储量13.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0.13%。但煤炭生产量却占全国的0.93%左右,煤炭已开发利用的占70%以上,储采比率偏高,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从石油工业看,江西原油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使下游加工生产企业举步维艰。2007年和2008年中国石化(60002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分别亏损3.2亿元和24.4亿元。
从电力工业看,近年来,国内发电燃料价格不断上涨,使江西电力生产企业发电成本大幅上升,产出的电力竞价能力弱,价格疏导空间不断萎缩,新增机组电力价格倒挂,原有机组也无法按照已批价格和测算上网电量来兑现执行,致使省内电力公司大多亏损,少数盈利的发电企业其盈利水平也很低。此外,水、火电,送配电结构也不够平衡。江西供电系统主电网负荷较低,50万伏的变电站不多;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仅占全国的1%,且低水头、大流量的占多数,开发难度相应加大,近期水电的开发和水力发电量难有大的增长。
2、能源生产结构以煤炭为主,过度依赖煤炭日趋严重
从能源生产结构看,长期过度依赖煤炭,而且比重还在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原煤生产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为87.2%,比2007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4.9个百分点,水电这种清洁型能源比重不断缩小。江西不产原油、天然气、地热、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将会不断加重环境和运输的压力。 3、能源对外依存度高,50%靠外省调入
由于江西仍属于能源资源欠缺省份,一次能源生产量远不能满足自身能源消费要求,外购数量越来越大。自2000年江西能源调入量首次突破千万吨标准煤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也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缺口成逐年扩大之势。2008年,全省从省外调入的能源总量(含进口量)为3424.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3%,比2005年增长35.8%;扣除调出能源总量70 1.14万吨标准煤,全省净调入能源量为2723.37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50.7%。江西原油和天然气完全依赖外购,煤炭的自给率也只有60%左右。由于资源自给率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能源风险将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旦国内、国际任何一个环节供给趋紧,能源的市场风险立刻显现。
4.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经济结构
从江西省经济发展情况看,工业化进程加快,并且全面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期。从产业结构上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1%,分别比2005年提高7.6和18.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高。2008年江西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七位的高耗能行业煤炭采选,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七大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87%,其能耗的增减变化左右了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规模和速度。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