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前进的环保产业遭遇成长烦恼
2013年08月08日 9:53 4872次浏览 来源: 南方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配角”何时才能成为“主角”?
因为环保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多是间接性的,企业在选择环保产品时常常缺乏主动性;而在大型项目触动环保红线时,环保往往会“被让步”。这种游离在经济增长和良好环境中的尴尬地位,让不少企业家心怀忐忑。
除了技术,资金也是众多环保企业眼中的拦路虎。
尽管东莞市经济实力强大,拥有充足的民间资金,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市场规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型环保企业引入外部资本十分有限。
何明说,单靠政府直接投资,无法满足环保产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另外,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优惠政策相对偏弱,影响了指导性政策的贯彻落实,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环保企业融资,比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更难。”一家环保公司负责人叹道。作为环保产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时候是很少的,“黑烟少了,有什么用”。与一些电子企业相比,环保产品不少是无形的影响,缺少实实在在的产物,更难获得融资渠道。
2011年,东莞共投入环境技术研发经费57292万元,其中2020万元来自政府、41820企业自筹、3451万元来自金融贷款。从这一数据看来,环保领域获得贷款是少之又少。
针对这一问题,东莞市在2011年制定的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为了拓宽中小型环保企业投融资渠道,东莞设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的贴息贷款和金融支持;同时设立东莞市环保产业信用担保中心,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型环保企业提供担保,改善中小型环保企业的银行融资条件。此外还将选择条件较好的科技型环保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上市融资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不过,相对于企业迫切的需求来说,金融产品的创新,还迟迟赶不上发展的步伐。
“当然,资本是逐利的,这也情有可原。”一企业负责人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对融资等有更大力度的扶持。部分企业也呼吁,东莞的科技专项资金已经两年没有环保企业的份了,能否再重视一些?
遭遇融资难、推广难,这与环保产品往往担任“配角”有关,这也是环保企业遇到的困惑之一。因为环保投入和产出的间接性,企业在选择环保产品时,常常是在政府环保政策的压力之下实施的,缺乏主动性;而在大型项目触动环保红线时,政府为了追求GDP,环保往往会做出让步。这种游离在经济增长和良好环境中的尴尬地位,也让不少企业家心怀忐忑。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