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改革提速 哪些上市公司受益大

2009年10月22日 8:37 65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哪些区域电企受益大
  从上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自发比例较高或者外购电来自于当地小水电或者两者结合的企业将较大幅度受益于销售电价的上调。我们统计了主要区域电网企业的自发比例以及外购电的主要来源,发现自发电量比例较大的区域电网企业是明星电力;文山电力虽然自发电量比例虽然不大,但外购主要来自当地小水电;西昌电力则是储备小水电规模较大,未来自发比例大幅提升的企业。
  自发比例较高的区域电网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企业:如果不能实现水火同价,单纯的水电企业将受制于电价的管制,可能在短期内不能体现资源价值。但自发比例较高的区域电网企业能够向下游传导,主要原因是全社会综合发电成本的上涨(主要受火电发电成本影响)必然最终传导到销售电价的上调,而自发电比例较高的企业将大幅受益于销售电价的上调,其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类企业,如果看涨资源价格该类企业也是投资标底之一。
  优异资源禀赋助推文山电力高成长
  文山电力是典型的“电网”经营模式,盈利主要取决于售电收入和购电成本之差。我们认为,2009-2011年文山州及周边地区优异的自然资源禀赋将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一方面,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文山地区重化工业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用电需求的高增长;另一方面,区域内的水能资源开发进入高潮,地方水电发电量的增长有助于公司优化购电结构、降低综合购电成本。
  从估值角度观察,公司未来三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较为突出,因此可以被赋予较高的相对估值水平。经DCF估值测算,公司绝对估值的合理区间在9.1-11.0元之间。此外,公司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业绩“顺经济周期”变化,其内在价值可以在经济“企稳回升-复苏”的投资逻辑下得以较快展现。
  州内优异的矿产资源禀赋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广西自治区接壤。文山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45种矿中,锰、锑、铝、镓、铟、水晶、沸石7种矿藏储量居云南省第一位。
  2000年以后,文山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2003-2008年间,文山州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2005-2008年间,文山州工业增加值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即使是在经济危机影响的2008年,文山州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16.3%。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2008年间,公司售电量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在公司直供电结构中,对大工业售电占到了74%。这既符合文山地区的经济特征,也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部分。
  从中长期角度观察,文山州最为突出的优势是资源禀赋。围绕资源而展开的工业将是推动文山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文山州重点产业发展千亿工程实施意见》中可以看到,文山地区中长期工业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全州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到2015年,全州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形成一批带动和支撑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最值得重点关注的是铝产业、以锌锡铟锑为主的矿冶产业、以电石、烧碱、PVC及钛矿开发等氯碱项目为主的化工产业等。
  提高供电能力 优化购电结构
  云南电网积极支持文山区域电网建设。近几年来,公司结合满足新增用电负荷需求、满足新建电站接入需求、优化电网结构、降低输配电电能损耗等因素,加大投入,不断建设和完善110KV以下电网。2008年董事会审议通过大项电网建设项目12项,电网建设概算资金约2.8亿元。截至2009年6月末,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的比例已经达到48%。项目完全投产后将可以满足州内用电需求的增加,并增加对广西送电。
  文山州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约为323万千瓦,可开发量176万千瓦。2005年后,文山水电开发进入收获期。2008年末,州内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7万千瓦(文山电网统调电站装机达到60.7万千瓦)。到2011年末,文山州内水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70万千瓦。公司目前全资拥有11万千瓦水电机组,并参股马鹿塘水电站二期项目。
  未来三年内,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购电结构,力争降低购电成本。因此,公司优化购电结构的空间取决于州内水电开发进度,以及州内用电需求和州内水电供给的缺口。从州内需求和供给变化趋势上看,2009-2011年将是公司优化购电结构的最佳时期。

[1] [2] [3] [4]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