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最大车企濒临破产 工人要求普京任总经理
2009年10月21日 9:7 254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付辉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0月17日,在俄罗斯统一商业工会的组织下,伏尔加汽车的工人走上街头开始了和平集会。议员伊凡诺夫对集会的人群说:“我们要求普京能出任伏尔加汽车的总经理,领导我们渡过危机,这可以作为他的第二职业”。这得到了游行工人极大的拥护。
不仅如此,在伏尔加危机四伏时,这些工人希望伏尔加能重新被国有化。在他们理解,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消除目前及以后的隐患。这已经不是工人们第一次提出这样的方案,在伏尔加汽车裁员的留言刚刚散布时,国有化曾被广泛提及。
2009年8月6日,在工会组织的一次集会上,面对伏尔加提产以及缩短劳动时间的要求,集会工人的代表曾表示,伏尔加汽车的工人不能接受没有保障的现实,它应该回到以前的状态,伏尔加汽车应该尽快的被国有化,现在的私有化对工人造成了足够大的伤害。
虽然这只是伏尔加汽车的一小部分工人参与的活动,但当它提出这些鲜明的主张时,还是获得了诸多的关注。有观察说,参与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有媒体则说,参与的人数在700人。与伏尔加逾10万汽车工人而言,这个数字着实太小。不过,其所在的陶里亚蒂市,为他们的活动做了相当的注脚。1960年代,这个城市更为现名是为了纪念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帕米罗·陶里亚蒂。而正是从那时起,伏尔加开始借助意大利菲亚特汽车的帮助走上了生产汽车的道路。
在伏尔加汽车波折的历史中,其在起步阶段正是凭借菲亚特汽车的124平台的技术,这样的支持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中期。在去菲亚特化后不久,伏尔加汽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直到1990年代它被私有化。无论其企业性质如何,属于伏尔加汽车的好时光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它始终挣扎在汽车市场。巧合的是,其最重要的拉达品牌却是在菲亚特的帮助下建立的。时至今日,当提到拉达时,菲亚特的影子总会隐现其后。
与严酷的现实相比,拯救伏尔加还没有最终的结果。
债转股悬疑
就在伏尔加汽车发出破产预警(详见本报《大崩盘之虞》2009年10月14日相关报道)后,其内部立刻形成了一种方案。伏尔加汽车管理层方面说,债转股是不错的选择。由于俄罗斯市场与2008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超过50%的跌幅,同时伏尔加本身债台高筑,其亏损额已高达14.3亿美元。这家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希望能与债权银行达成协议,采用债转股的方式脱困。
为能说服银行、股东等接受这种方式,伏尔加汽车的管理层描绘了公司美好的前景。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伏尔加汽车将会生产更多的汽车,这不仅包括其自主品牌,同时还有与通用、雷诺、日产等合作伙伴提供的产品。如果经济形势能逐渐恢复,债转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伏尔加这一选择在正式公告之前,市场早有传闻。而就在这时,俄联储CEO日耳曼·格雷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不会考虑伏尔加汽车采用债转股的方式摆脱负债,我们现在正与伏尔加汽车联合推进反危机项目。”银行方面的态度说明,它并没有按照伏尔加汽车的思路看待眼下的困境。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不是一种最佳选择。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