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东方石油换贷款 中俄能源谈判新平衡

2009年10月19日 9:0 32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10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表示,中俄天然气谈判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俄两国在13日所签署的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已经达成共识,对华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将同亚洲一揽子石油价格挂钩。同时,中俄双方不排除使用卢布或者人民币作为对华出口天然气的结算货币。
  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也已经与中石油达成初步协议,将每年向中国提供天然气700亿立方米,其中西线管道300亿立方米,东线管道380亿立方米。由于技术资金到位,西线管道将于2015年之前先于东线管道完成。
  普京中国之行带来了中俄在油、气、核、电领域合作的全方位成果。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看来,这次的普京执行带来了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并且在合作方式中不乏创新,虽然很多合作谈判尚需时日,但是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都作出了调整,开始面向东方。
  但是前路并不平坦。Gazprom总裁阿列克谢·米勒也承认,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两国的天然气合作谈判仍未解决核心问题——价格问题,尚需时日。中俄石油管道虽然工程进展顺利,但是下游合作项目——东方能源天津炼油厂的合作前景也仍然变数多多。
  一位中石油人士向记者表示,一场金融危机,重构了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谈判桌上的平衡。中国在倚重与俄能源合作的同时,选择空间变得更大。而俄罗斯也开始逐渐抛弃卖家独大的思想,转入更加务实的阶段。
  天然气合作取得进展
  10月13日,在普京访华的第二天,Gazprom与中石油共同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根据该《框架协议》,未来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输送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经由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供应中国。
  西线方案规定从西西伯利亚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东线方案从东西伯利亚、远东和萨哈林向中国出口。初步预计天然气将从2014年至2015年开始输送,西线输气量能够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而东线输气量则为每年380亿立方米。
  虽然协议已经签署,但双方的谈判仍在继续,其核心仍为输华天然气价格。
  拉佐夫进一步补充了文件细节,据他介绍,中俄共签署两项文件,其中一项是政府间,副总理会晤级的“路线图”,“主要规定管道的大体走向和建设阶段,以便早日实现俄方通过东线和西线向中国输入天然气。”
  而另一个文件则是中石油和Gazprom的企业间合作文件合作备忘录,双方企业就价格制定原则达成一致。
  俄罗斯负责能源的副总理伊戈尔·谢钦表示,相比东西两条输气管线,“西线方案实施起来可能比东线方案快些,因为我们能够从西西伯利亚迅速开采出必要的天然气供应量。”他表示,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的西线管道可能在2015年前他同时也为中俄天然气合作的下一步谈判列出了时间表。他表示,下一轮谈判将于2010年初启动,而俄罗斯对华输气合同可能将在2010年6月份签订。而后续谈判的核心问题,仍是天然气价格。“我们首先就价格问题进行谈判,随后才签订合同,然后开始供气。”据他估计,应该于2014至2015年间开始供气。
  王海运认为,价格问题仍然是天然气谈判的核心。如果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必然造成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实际上,亚洲石油市场也并没有明确的一揽子石油价格,谈判空间还很大。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