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求建立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 外方反应各异

不强调他国和地区的钢企参照中方 中方也不盲目从外

2009年10月19日 8:56 43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外铁矿石新一年谈判启动 外方对"中国模式"反应各异

  (京华时报    张艳)10月17日,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在青岛结束。会上,中方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抛出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国模式”,与研讨会前铁矿石巨头放出的“涨价30%-35%”风声针锋相对,拉开了2010年中外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大幕。


  >>定价模式    首提“中国模式”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详细解释了“中国模式”,该模式包括结算周期、量价互动、全国统一价等。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明晰的谈判模式。对于更为敏感,也是谈判的实质——价格问题,单尚华表示,明年的铁矿石肯定供大于求,长协价格要由双方的供需关系决定。这一表态意味着,中方认为明年的铁矿石价格应该继续下降。


  >>矿企态度     外方反应各异
  中方的谈判对手——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以及力拓的代表也参加了上述研讨会,但他们均未公开发言。不过,就在该研讨会召开的前一天,有外媒表示,三家矿业巨头将要求把2010-2011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上调30%-35%。
  对于下一年度铁矿石的供需形势,参会的铁矿石企业代表多表示难以预测。但中方提出的“中国模式”得到了部分企业的认同,澳大利亚Aquila资源有限公司矿石总经理表示,谈判模式取决于与各个合作钢厂的谈判,不一定跟随三大巨头的模式。FMG市场销售总监刘晓东表示,未来FMG产出的5500万吨铁矿石将按照协议要求全部以长协矿的形式销售。
  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驻华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庄彬俊表示,澳大利亚铁矿和中国钢铁市场是上下游相互依赖的关系,未来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会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估计会有7-8成的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供需分析     价格反弹难续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钢铁需求有所回暖,但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钢铁产量反弹缓慢,一路反弹强劲的中国钢铁市场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政府正力图以兼并重组解决这一问题。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等众多钢铁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最终会导致晚些时候钢厂的新一轮减产。
  在研讨会上,中钢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水军表示,铁矿石供需已呈现宽松局面,目前看来,这样的供求形势在2010年不会有明显改变。
  不过在现货市场,因为铁矿石企业供货减少等原因,铁矿石价格自9月以来持续反弹。目前,63.5%印度粉矿的报价为90美元/吨左右,较前一段时间上涨了10%以上。但是,对于本轮铁矿石价格上升,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钢铁价格持续下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很难延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方面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已经比实际需求超出5000万吨,为明年的需求打下了折扣。

[1] [2] [3]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