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将对新能源实行总量控制监测
风电等新能源审批权全部下放地方
2013年05月29日 9:38 1169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相关新闻
“我们正在研究新能源审批权下放后如何管理的问题,初步思路是要对它们进行规划管理,要设定一个总规模,地方再根据这个盘子来落实项目。同时,要对地方和企业加强监测,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在28日举行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成果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
据他介绍,国家能源局近期将率先在风电产业建立监测和评价体系,并逐步推行到所有的新能源产业。“今后政府的管理将逐步转移到后端,加强对项目运行、设备性能、企业管理、地方管理等的监测和评价。”
近期,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的117项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公布,其中能源类项目数量居首,在主要河流之外建设的水电站、风电站、分布式燃气发电项目以及部分电网、油气管输等项目,都将交由地方政府投资部门核准。
这意味着在大能源项目审批手续大大简化的同时,地方部分的管理权限也将随之增大。目前地方经济亟须项目拉动,有业内人士担心出现“一放就乱”,出现地方为了完成考核突击上项目,和产业政策相违背,一些部门因为权力加大后滋生腐败,出现权力寻租等情况。
而这在此前已有教训。2008年,为扩大内需,中央提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紧接着又实施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当时,由于5万千瓦以上风电项目由国家层面核准,5万千瓦以下由省级政府核准。在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下,一些发电企业将大型风电项目分拆成多个小于5万千瓦的小项目(多为4.95万千瓦)进行申报,导致4.95万千瓦风电云集,更催生了行业乱象。为此,2011年国家能源局对风电行业开始回收地方审批权,要求各省核准风电项目前须先向国家能源局上报核准计划。
另一方面,加剧地方保护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重点。“审批权下发后,各省的权力增大了,企业跨省做项目的难度就更大。”一位企业老总不无担心地说。
史立山表示,新能源的审批权现在已全部下放到地方,国家能源局的宗旨是,既要放也要管,加强宏观调控。因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能源的发展是需要政策支持的,不能完全靠市场化;宏观调控管理还涉及补贴、市场消纳等问题。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