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新高背后:电价调整预期再现

2009年10月16日 9:51 29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而上述浙能集团人士也表示,浙能集团机组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在近几月也不断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恢复,特别是位于沿海的机组。中电投集团一内部人员也告诉本报,中电投的火电机组从6月份后基本都能实现盈利,使得中电投扭亏为盈的趋势进一步巩固,1-9月累计实现利润6.45亿元。
  根据9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8月电力行业利润总额478.7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火电行业实现利润272.2亿元,同比增长220.1%。前8月火电盈利已恢复至2007年同期58.7%的水平。中信证券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治山认为,全年盈利回升有望超过2007年60%的水平。
  电价调整窗口
  煤价相对稳定,发电行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正好给电价调整留出时间窗口。林伯强认为,电价在今年年底之前调整的可能性很大,首先理顺电价能为下一年度煤电谈判创造一个有利条件;其次是当前CPI相对较低,适合调整电价。
  杨治山也认为,电网由于2008年第二次销售电价未同步调整而继续处于亏损状态,目前CPI处于低位及总体经济形势趋稳的态势为销售电价的上调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预计上调幅度或在0.025元/kWh左右。
  而对于上网电价,近期也有消息指出,11月份火电上网电价将进行结构性调整,下调的地区为沿海6省市——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上海、江苏,上调的地区是内地四省——江西、山西、陕西和甘肃。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证实。
  上述浙能集团人士认为,按照目前沿海机组的盈利情况,相对调低上网电价可以接受,但在调整的时候不应该一刀切,而是应借机完善标杆电价政策,以解决电厂合理布局问题。
  与浙江相似,很多省份均实行标杠电价政策(同类电源全省一个价),鼓励发电企业节省成本,但由于运距和运力等问题,使得大量电厂密集布局于沿江沿海,导致电网畸形发展,既增加了输电成本,也影响了供电安全.
  浙能集团人士表示,以浙江省为例,内陆电厂发一度电的成本大致高于沿海电厂3分钱左右(燃料成本每吨高于沿海电厂约60元),目前甚至还有小机组还处于亏损状态,所以标杆电价政策必须得以完善。据悉,浙能集团近期已向浙江省物价局提交了相关报告.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