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矿时代:山西加大煤矿整合力度初见成效

2009年10月13日 9:0 33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小煤矿时代”的终结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整合,山西煤矿将由此迈入大矿时代。”
  山西省煤炭工业正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按照政府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矿井数将由2598处压减至1000处,煤炭企业由2200多家缩减至100家左右,单井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将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整合,山西煤矿将由此迈入大矿时代。”山西省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在我国煤炭省际调出中占80%的份额。“山西煤矿条件较好,打二三十米就可能有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煤炭供不应求的背景下,煤炭工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为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做出了贡献。”张复明表示。
  但与此同时,“有水快流”的大规模开发战略使山西煤炭工业陷入了“多、小、散、乱、差”的尴尬局面。虽然几经整合,目前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仍占全省矿井总数的七成以上,大型煤炭企业产量不到全省一半。作为资源性产业,其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
  与产业集中度偏低相伴而生的是产业水平不高。就此,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拿出了一组数据,目前山西省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到三成,大量小煤矿仍采用炮采方式。地方煤矿建成综采和轻型综采的矿井仅200座左右,产能仅占到地方煤矿总量三分之一。
  小煤矿数量过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使得安全问题成为山西煤炭工业的一大“痼疾”。从最近几年的平均数来看,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是国有重点煤矿的3.8倍和11.3倍。
  此外,超强度开采也使山西省饱尝“苦果”:每年因开采煤炭破坏的水资源达15亿立方米以上,采煤造成了全省5000平方公里面积“悬空”,引发严重地质灾害面积2940平方公里。据山西省社科院的一项研究,从改革开放至今,煤炭资源开发带给山西的生态环境直接损失高达4000多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省果断抓住当前需求放缓的机遇,做出了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的重大决策。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这是山西省实施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省长王君表示:“必须举全省之力实施煤炭资源重组,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的转变。”
  减少数量为了提升质量
  “整合目标完成后,将大幅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产业水平跨越式提升,使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这次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做大做强的好机遇。山西焦煤将整合地方煤矿197座,整合后将保留79座,使公司井田面积增加970平方公里,储量增加80亿吨,总产能增加6531万吨/年。”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白培中表示。
  目前,山西焦煤已与其中的177座煤矿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43座煤矿已进驻人员,37座煤矿安全责任主体已变更。“整合目标完成后,山西焦煤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炼焦煤生产基地,到2010年底焦煤产量将超亿吨。”白培中兴奋地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