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矿山勾画美丽新紫金(图片集锦)
2013年03月15日 18:21 129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贵金属 作者: 邱志华
·下篇·【图七至十三】
看云海日出、打高尔夫球踢足球、钓鱼骑行、摄影采摘……
哪里有这样的去处?
答曰:紫金山金铜矿。
矿山还能这么搞?
事实证明,矿山可以这么搞。
矿业开发难免造成对生态和原始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必须坚持开发与治理并举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这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一直提倡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之一,矿山企业往工业旅游方向转型,这是世界各国大多数矿山的必由之一。
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土部确定的首批28家国家矿山公园之一。所不同的是,国内多数矿山公园在矿山闭坑之后才开始建设,而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是在紫金山金矿步入稳产盛产期、紫金山铜矿尚未实现大规模开发之时就启动了这一项目,其目的就是要在开发中治理、在开发中保护、在开发中建设,通过工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为后代留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的宝贵遗产,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公园规划总面积30Km2,初步划分为7个功能分区:游览区、生产经营区、游乐区、休闲区、生态观光野营区、接待区、行政管理区等;建成后的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将在紫金山北部、同康沟北侧的赤水自然生态林开发野营、露宿、野炊,观赏生态林、模拟野外矿产调查。金矿闭坑后,露天采矿场将设置“步行环道”和电动运行设施进行“天坑探底和上天入地”项目;溜井改建为“重力下坠”惊险游乐项目;三选厂和二选厂的探硐将连接起来,让游客乘坐专用游览车进硐观看地质奇观、矿石运输和地下生产场面。
遵循“开发一片、治理一片、稳定一片”的原则,紫金山采用“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完善边坡排洪设施,对堆场、废渣、尾矿边坡等进行综合整治。工程措施上,主要建设了截水排洪设施,防止雨水形成沟流的冲刷,建成了拦渣坝、拦水拦泥坝、尾矿坝、挡土墙;植物措施上,采用先草本后乔、灌,草、灌、乔、藤相结合的方式。先铺草固坡绿化,保持水土,翌年春,再造林绿化,造林以先锋树种马尾松为主,混交秋枫、香樟、桉树等阔叶乔木和油茶、紫薇、双荚槐等灌木,以多样性的植被群落配置,兼顾经济、观赏、改良土壤等功能,使其逐步演变成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已筛选出适合矿区生长的草本、地被、灌木、藤本、棕榈、竹类、乔木等共计100多种。仅2012年,紫金山就投入资金2854.04万元,完成植被恢复作业总面积2458.17亩。
在石头上栽树,向技术要资源。
在积极开展矿山绿化的同时,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紫金矿业还打起了“废石”的主意,积极创建“紫金山铜金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变原来或闲置、或堆积多年低品位金矿石、含金废石、低品位铜矿石等为宝,实现再次利用,将生态矿山朝着多元化、立体式的方向建设:
作为特大型低品位金铜矿床的紫金山金铜矿,由于早期开发低品位金矿石利用的技术经济条件有限,入选品位较高,所以排土场形成大量品位在0.4g/t左右的含金废石,初步统计排土场含金废石800万t,铜矿伴生有益组分为S、Au、Ag、Ga、SO3,其中明矾石资源量569万t,平均品位6.20%;稀有元素镓960.8t,平均品位0.0027%,尾矿年可回收硫12万t。
据介绍,以前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和设备不完善,这些废弃物综合利用有难度。现在随着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逐渐成熟了,废石就变成了宝石,按照现行的市场价估算,上述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可产生经济价值约520亿元。
紫金山铜金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将低品位金矿石和含金废石、低品位铜矿石等有用成分进行综合回收,同时加强共伴生镓、明矾石等具有经济价值矿种的研究,变废为宝,预计示范基地将新增资源量:低品位金矿石15977万t,金属量50329kg,品位0.32g/t;排土场含金废石金属量3200kg;低品位铜矿石25308万t;银矿资源量400万t,金属量280000kg。使‘小矿变成大矿、一矿变成多矿、呆矿变成活矿’,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技术大范围推广,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矿石自给率,增强了资源供应能力,提升了紧缺型战略资源金和铜的保障水平,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强的资源支撑能力。
另受社会瞩目的是,紫金山金铜矿已经全面完成了“7.3”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达的整改令中61项整改内容,完成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铜矿湿法厂水文地质评价,矿山安全评价等工作,完成了《紫金山金铜矿安环近期整改方案》的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及整改工程累计投资8.3亿元。
如今的紫金山金铜矿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酸性废水变废为宝,清洁生产理念在后续整改中逐步推行;从新屋下到鹅颈里、再到227重力坝,总投资过亿的三道垂直防渗墙,形成同康沟最有力的水力屏障;因调解库容而建的余田坑1号坝、余田坑2号坝、哑坑1号坝、哑坑2号坝,在地理位置上呈北东-西南向排列,“左膀右臂”像 “四大金刚”一样守护在金山左右,增加了300多万方的库容;环保水处理系统规模扩大,防排洪系统、应急管路管沟科学设计,自动化生产设施得到改进,监测系统更加完善,调整了工序,规范了设施,刷了墙,上了漆,铺了路,清污分流一目了然,环保形象和实力均得到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