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0吨黄金储备在美国 专家称无需运回

2013年01月22日 11:3 32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中国在美黄金“回不回家”?
  中国黄金储备占整个外汇储备的2%,共计600吨左右,目前全部存放在美国,这会否成为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当前中国是否有必要效仿德国运回黄金以稳定金融市场?
  近日,德国央行计划将54000块价值270亿欧元的金条从巴黎和纽约转移至位于法兰克福的总部,这是有史以来公开披露的规模最大的黄金运输计划之一。但德国央行拒绝透露将以何种方式运输黄金以及具体转运时间,以防给予任何图谋策划一系列抢劫活动的人以可乘之机。
  届时是否会发生犯罪高手们制造的“黄金大劫案”尚未可知,但是这件事背后德国的动机发人深省,同时也应引发中国乃至全球的关注。

  无需效仿但要重视
  据记者了解,有60多个国家将部分或大部分的黄金储备藏在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地下金库里。
  但藏在美国就安全吗?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各国央行大量印钞救市,货币贬值成为必然趋势,各国央行开始重新囤积黄金储备,不少央行将目光投向藏在美国的黄金。早在2012年年底,德国就曾发起“黄金回家”运动。
  反观中国,中国黄金储备仅占整个外汇储备的2%,共计600吨。这600吨黄金央行还全部在美国存放,这是否成为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当前有没有必要尽快将其运回,以稳定金融?
  对此,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中期研究院研究员杨戈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黄金属于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增加黄金储备可以对冲掉国家信用等级下滑带来的风险,但如果出于“金融战”的考虑而收回黄金实属多虑。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也表示,寄存美国的黄金储备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非常小。此外,他还强调:“关心黄金储备的安全当然很有必要,但对于中国来说,黄金储备在整个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我们更应该关心美国国债的安全,这才是重头戏。”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黄金支撑
  近日,全球货币智库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发布《黄金、人民币和多币种储备体系》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所持有的主要官方资产--美元和欧元的稳定性存在不确定性,世界正向多币种储备体系过渡,这一趋势很可能导致黄金需求的攀升。
  对此,杨戈认为,黄金和人民币国际化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的逻辑,但是如果央行储备更多的黄金,这种被看作是货币图腾的硬资产增多,将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信用的增强。
  对于2013年国际黄金的趋势,他说:“目前国际金价一直徘徊在1650美元/盎司~1700美元/盎司之间,相信在2013年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均价应该维持在1750美元/盎司左右。”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上世纪70年代,黄金“非货币化”导致其地位有所下降,但不能忽视它作为硬通货的事实。增加黄金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一种有效支撑。
  也许,在储备体系的变化中,黄金将是一个“安全港”,也能成为另一种可选“货币”。不过,黄金不会取代法定货币,也不会成为多币种储备体系的主导“货币”。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全新的角色,吸引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市场从业者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