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撬动世界车市?

2009年09月25日 10:31 35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决策者为市场铺路
  中国政府对环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在不断上升,从其推行新能源政策的时间表可以看出,他们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产业的未来。例如,作为新能源计划的设计者,中国国家发改委从宏观政策上指引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科技部正在着手推动汽车项目和新的商业模式的改革,他们正在制定一个科学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这对中国至关重要。
  其实早在2001年,科技部就发起了电动车研发项目,被列入政府“863计划”中,获得政府和企业共24亿元的融资。从2006年起,这一项目一直支持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最近的例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595辆清洁能源汽车服务于奥运会。
  下一步,科技部将加速推动“十城千辆”计划,用3至4年时间,每年发展10个以上的大城市,在每个城市分别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企业家频涉环保车领域
  从家电、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看,中国企业家早已具备了创新的能力。这表明,地方企业可以通过以低于成功跨国企业的价格提供创新产品来发展和影响全球市场。在汽车行业也有相似的情况。在使用电力驱动等替代动力系统的小型城市用车这一领域,有很多机会利用低成本创新对ITV进行革新。在汽车行业中,除了比亚迪,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利用这些机会。去年9月,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斥资2.3亿美元购买了比亚迪10%的股权,这仅仅是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开端。
  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同时也在升温,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可能预示着中国可能采取非常规的路径加速汽车业的发展。海外并购是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的加速剂。最终,新的汽车产业模式将区别于复杂的现行模式,而更接近于目前分离化的个人电脑(戴尔或联想电脑)模式。
  随着新的国际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汽车产业正在进行又一次工业革命。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交易公诸于众,而未来将会有更多接踵而至。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