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铂金矿最有可能在四川省

2012年12月27日 9:55 44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中国如果有大型铂金矿,最有可能出在四川省。”时至今日,四川省地矿局一位副局长还清楚地记得,南非铂金专家来四川洽谈合作时,抛出的这句掷地有声的判断。专家们看中的是四川的攀西裂谷带,在整个中国境内,只有这里的岩层结构和成分与南非铂金矿区相似,已有的采样证明,攀西裂谷带的岩层中,确实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贵金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四川一度成为全球矿业巨头相中的极富潜力的矿产资源市场,而攀西裂谷带也频频获得他们的关注。“中国—南非”铂矿地质勘查工作启动以来,4年共引进了2700多万美元,进行了相关的地质找矿。经过一系列工作,在四川境内发现了两个中型以上的铂金矿床。

  已找到两个中型矿床
  近年来,矿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南非国内的生产总值的贡献有所降低。面对这样的局面,矿业巨头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将目光瞄向了南非以外的地区。上述巨头以南非约翰内斯堡为“据点”,频频打探全球其他区域的矿产存量,试图继续开拓新的资源市场。第一个试图在南非以外的土地进行风险探矿的,是全球最大的铂金生产商英美铂业,而它的母公司英美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非石油固体矿产品公司,所辖有英美铂业等8个公司,运营业务遍布全球66个国家。契机出现在1999年。正式建交不久的中南两国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同意在生物技术、采矿技术、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此后,四川省地矿局和总部设在南非的英美铂业公司开始了频繁的接触。四川省地矿局的前期地质工作表明,攀西裂谷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铂金属的潜力,有必要加大风险勘探的投入。随着谈判的逐步深入,双方合作的目标也日益明确,以整个攀西裂谷区域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的远景区为目标靶区,重点开展铂族金属的风险勘查。2004年9月,四川省地矿局与英美铂业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四川地矿局以远景区中已经拥有的200平方公里的探矿权作价入股(占有49%的股份),英美铂业公司投入现金,双方在四川注册成立四川英铂勘探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英美铂业公司如约进行了风险勘查的现金投入。“中国—南非”铂矿地质勘查工作启动以来,4年共引进了2700多万美元,进行了相关的地质找矿。经过一系列工作,在四川境内发现了两个中型以上的铂金矿床。但是作为世界500强公司,只有找到超大型矿床才会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所谓超大型,举个例子来说就是50万吨锂矿配20吨以上铂矿。遗憾的是,最终找到的矿没达到英美公司的标准,加上2009年遭逢经济危机,英美公司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派来的合作团队抱憾撤回南非。

  川企为全球探矿开矿
  四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找矿理念、找矿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手段,“英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风险勘查找大矿,目的是形成自己海外的大型后备资源基地,巩固自己在全球铂业中的这种优势垄断地位。英美公司的这一企业目标,与中国现行的资源战略目标高度一致。”“大型国际矿业公司的科学环保理念,对我国矿业开发的借鉴作用已经为我们的实践所证实。”该负责人介绍说,从与英美公司合作开始,四川地矿局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认识到在进行大区域找矿时,需要树立建设安全、环保、规模经营的效益矿山的理念。在前期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上,要开展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社区环境、安全环境的影响评估等专题研究。几年短暂的“联姻”,迅速提升了四川省地矿局的技术实力和全球意识。从那以后,四川地矿局坚定了“走出去”的想法,四川矿企加快了海外淘金之旅的步伐。2010年下半年起,川企频繁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探矿、收购矿产资源。2010年9月,四川地矿局下属矿产公司、川西北队、108队共7个地勘单位共同组建了“四川川地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川地公司”),主要从事矿业投资。目前,川地公司迅速与澳大利亚、西非塞拉利昂等国公司联手,投资开展海外风险勘探工作,成功走向海外,搭建了四川地矿局海外工作的平台,在海外抢滩登陆、离岸生根。省商务厅统计显示,通过并购和参股的方式,2010年下半年起,川企频繁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收购矿产资源。而2011年以来,四川在境外投资的200多个项目中,6成以上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