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业自救出新招 调整意见有望年底出台

2009年09月17日 8:53 28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将阻断中国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未来3年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针对出口的受阻,国内轮胎企业有关人士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企业界正在酝酿上书相关行业协会和部门,建议提高国内轮胎生产的行业标准,加快行业整合的速度,同时,启动国内市场的需要,支持国内轮胎企业海外建厂等。
  面对目前的情况,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16日也透露,受工信部委托,该协会也正在商议制定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
  企业建议提高行业门槛
  “我们公司正在酝酿一些建议,上书给行业协会。”玲珑集团企划处处长张克顺表示,“包括建议国家调整轮胎生产的标准,提高行业进入的门槛”。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400多家,中国虽然是轮胎生产大国,却绝非轮胎生产强国,除了总产量在世界占优外,中国轮胎的档次、质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均相距较远。
  张克顺称,现在国内轮胎生产标准还是20年前的,很多小企业的产品与大企业相差很远,但是也符合国家标准,小企业太多,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盲目降价,扰乱了市场。
  “国家在招商引资扩大国内轮胎产量的同时,要对小企业进行限制,这些企业盲目生产,重复建设,产能出现过剩。”张克顺说。据业内人士称,盲目重复建设,尤其是在一个地区扎堆儿上全钢子午胎,将直接引发本来就不规范的市场更加失衡。
  2008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3.5亿条,其中子午胎2.6亿条,子午化率达75%。但是,我国轮胎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少,效益受到影响。
  此外,我国轮胎出口比例高达45%,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使轮胎行业不仅受到了国际需求不振的影响,还遭遇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
  张克顺说,公司还将建议国家用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和品牌建设,支持企业海外扩张。
  目前,世界排行前10位的外资轮胎企业在我国内地基本上都拥有二至三家合资或合作企业,而本土轮胎企业很少有走出去的。
  此外,国内企业还希望政府提高轮胎出口退税率和降低橡胶进口关税;建设国内整车配套以民族轮胎品牌为主,以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部分企业还计划集体提高出口轮胎的价格。
  “提高价格是企业的市场行为。”邓雅俐表示,“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会采纳的,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政府手中。”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