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部队”:为国家找矿寻金
2012年09月26日 10:42 104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分类: 贵金属
高松山上的来客
在高松山采矿点,钻机用超高的分贝嘶吼着,拼命地向地下延伸再延伸,而不远处的帐篷里,4张简易床上的“豆腐块”却在静静地等候主人的归来。
工作“四班三倒”、睡觉“黑白颠倒”,“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原来是勘探的”,这是地质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而在全国数十万找矿大军中,这些军人又是特殊的群体。“无论在哪里,再艰苦的环境,军人的纪律丝毫不会有差距。”徐斌说,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累,没有爬不过的坡,没有趟不过的河。
武警黄金一支队总工程师王艳忠曾经有过“用警裤背出了一座金矿”的佳话。1996年,在回家探望父母的第二天,王艳忠听说四平山上可能有金矿,便拿上地质锤和样袋匆匆上山了。选点采样,带来的5个样袋很快就用完了。对于地质勘探来说,不同方位和地点的样品是绝对不能掺杂在一起的,否则就会不准确,采来的样品也就失去了意义。可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样袋不够怎么办呢?坐在地上的他急得直揪裤腿,忽然间他灵机一动:何不用裤子当样袋呢。于是他脱下军裤,一段一段扎起来,把采来的样品放进去,然后把装满矿样的军裤搭在肩上下山了。一路上,看到上身穿着警服,下身穿着绿色的警用衬裤,肩上扛着鼓鼓囊囊的筒裤,满脸是红肿的蚊子疱的他,引得人们哈哈大笑……经过化验,在王艳忠背回来的石头中发现了金矿样,四平山果然是一座储量为中型的金矿。
武警黄金部队有一个钻探单孔进尺1085.7米的记录,就是张庆斌创造的。因为一手过硬的钻探技术,他被战友们称为“金牌机长”。他在机台上已经干了23个年头,探获的黄金储量超过了100吨。张庆斌不仅为国家创造着宝贵财富,也为部队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近些年来,张庆斌先后培养技术骨干50多人,其中有4人已经走上钻探中队领导岗位,8人当上了机长,22人当上班长,14人成为钻探能手。他的同批战友有的当上了团级领导,曾经带过的兵也成为了中队的主官,而他,仍然默默地忙碌在机台上。
陈桂虎,武警黄金一支队副总工程师,入伍13年来一直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参加过东宁县金厂矿区、逊克县富强矿区、高松山矿区等项目,先后发现金矿脉10多条,为国家提交黄金储量近20吨。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在这支部队里比比皆是。陈桂虎告诉记者,现在野外的工作条件好多了。2008年以前,高松山矿区通信条件非常差,满山跑都找不到一个有信号的地方。“当时我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写信,潮湿的环境无法保存纸张,我们就用桦树皮写。”陈桂虎说,现在训练、生活、生产、文体等条件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那时候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如今交通可以机动了,通信可以移动了,取暖可以不动了。”陈桂虎调侃道。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